就在今天, 加拿大突然宣布了! 9月10日,加拿大农业部长麦克唐纳在温尼伯农业会议上表示,联邦当局正在“积极讨论”放宽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 没想到,这一“积极讨论”的消息,竟然引发了国际贸易的热议。温尼伯农业会议,是加拿大西部地区最大的一场农业会议,此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数千名农民参加。 去年10月,加拿大当局以“国家安全”为由,声称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存在“产能过剩”,就此对其征收100%的关税。没想到时隔不到一年,加拿大当局就开始放松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 要知道,此次温尼伯农业会议上宣布的放宽关税,仅仅是“积极讨论”,而在7月份,加拿大当局就已经宣布对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免除3年的销售税。 这个政策转变,被解读为加拿大在中美博弈中的“求生欲”表现。在萨斯喀彻温省省长斯科特·莫(Saskatchewan Premier Scott Moe)访华之后不久,加拿大就放松了对东方大国电动汽车的关税。 很多人认为,加拿大是在用电动汽车关税作为筹码,换取中国对其油菜籽市场的准入。今年,加拿大农民损失惨重,由于东方大国对其油菜籽进行了反倾销调查,导致75%的油菜籽滞销。 加拿大试图通过高关税,保护其本土电动汽车产业不受冲击,但很快发现,本土电动汽车产业根本没有与中国竞争的实力,反而是自己先受到了冲击,加拿大国内失业的人越来越多。 虽然加拿大声称加税是为了“应对中国的产能过剩”,但实际上,其本土电动汽车产业根本没有基础,无法支撑这样的政策。 现在,加拿大开始讨论放宽关税,对这些条件限制一大堆,只能是试图继续将东方大国车企限制在产业链的低端。但是,中国车企在快速发展壮大,对这些限制条件,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绕开。 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谁都想当谁的“先锋”,以获得更多的利益,这就是加拿大在中美之间的尴尬处境。现在,加拿大跟随美国,一起打压中国,自己的农业和汽车产业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而如今,美国的电动汽车政策发生了变化,取消了对许多国家的补贴限制,加拿大意识到与美国对立,与其在美国身边做小跟班,不如主动融入美国主导的产业链,与中国搞好关系,利用自己丰富的资源优势,与中国合作共赢,否则的话,加拿大很可能会失去一个重要的谈判筹码。 看加拿大这波操作还挺感慨的,想靠高关税护着自己没基础的电动车产业,结果本土没人接盘还闹失业,只能又松口,这不就是拿短板硬刚别人长处嘛。 而且它还想拿关税当筹码换油菜籽市场,可现在咱们车企早不是只能靠它一个市场的样子了,反倒是它自己油菜籽堆着卖不出去。 之前跟着美国打压,两边好处没捞着还把自己产业坑了,现在调政策还想着限制咱们,属实有点拧巴。 说到底,贸易这事哪能光想着算计和对抗,还是得实实在在看自己有啥、对方要啥,平等合作才能长久,不然最后只能自己吃亏。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