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小丝瓜织就大产业:商城特色馆里的乡村振兴电商经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李鑫杨小燕通讯员张恩泽

9月11日下午,"大别山精神永放光芒"网络媒体信阳行采访团走进商城县特色馆,在这个占地2000平方米的展馆内,一场关于乡村振兴与电商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正悄然上演。而以一根小小丝瓜为起点,串联起的亿元产业链,更是让采访团成员惊叹不已。

丝瓜络里淘金:从田间到云端的价值跃升

商城县特色馆作为当地电商产业园核心项目,于2023年5月开馆,以“风景这边独好”为主题,划分“县情、红色、绿色、特色、文化、饮食”六大篇章。馆内,通过历史图片、影像视频与实物展示,既呈现了商城县“烽火燃商城”的红色记忆,也展现了“别山别水”的生态之美,更将“商城炖菜”“信阳毛尖”“丝瓜络制品”等特色产品集中亮相,让采访团直观感受到商城“红可励志、绿可润肺、食可解馋”的多元魅力。而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馆内丝瓜络产品展区——从丝瓜络洗碗布、沐浴球到床垫、鞋垫,数十种深加工产品整齐陈列,包装上的电商二维码,揭示着这些“乡土好物”走向全国的秘密。

数字赋能:电商销售突破3000万元的背后

在丝瓜络生产车间,采访团看到,原本普通的丝瓜经过加工处理后,变成了高附加值的洗浴用品、厨具清洁用品等系列产品。工人们正在忙碌地分拣、包装,准备通过电商平台发往全国各地。

商城县原耕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维荆介绍,公司采用"互联网+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示范种植带动村民参与,并提供种子、技术指导和统一收购服务,形成了从种植丝瓜到加工销售丝瓜络产品的完整产业链。目前,原耕公司已在全县12个乡镇48个村建立了种植基地,其中,2023年还新建了3500平方米的丝瓜络加工厂。

2024年,商城县丝瓜络产品电商销售额达3000余万元,这一数字的背后,是商城县电商产业的蓬勃发展。目前,该产业辐射至潢川、固始、光山、平桥等周边县区,总面积超万亩,带动3000多人直接就业,人均年增收超5000元,同时还激活了加工、物流、电商等上下游产业。

"小特产"到"大产业"的蜕变

丝瓜络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更探索出了一条特色产业与电商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从单纯种植丝瓜到深加工制成高附加值产品,再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这条完整的产业链让小小的丝瓜实现了价值倍增。商城县丝瓜络产业的发展,是信阳市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信阳市委、市政府不断优化电商产业环境,深挖各县区特色资源,通过建设电商产业园、培育本土电商企业、开展直播带货培训等举措,让越来越多像丝瓜络这样的“乡土特产”变身“网销爆品”,激活乡村振兴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