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从中国拿280亿贸易额、46座电站,一边偷偷让美国无人机进瓜达尔周边基地,巴基斯坦这手‘平衡术’,真以为中国没辙?” 最近关于中巴合作的讨论不少,可很少有人提:中国早就在缅甸、伊拉克、中亚布了局,3张“替代底牌”一亮所谓“中国离不开巴基斯坦”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当瓜达尔港的起重机在晨光中吊起第一个集装箱时,喀什的商人正清点着来自卡拉奇的订单。这条3000公里的经济动脉里,流淌着280亿美元的贸易额和46座电站的承诺。 但就在港口雷达扫描不到的角落,美国运输机正降落在拉瓦尔品第的空军基地,舱门滑开的瞬间,救灾物资的阴影下似乎藏着更复杂的战略意图。巴基斯坦的平衡术像一场精妙的走钢丝表演,左手接住中国递来的发展红利,右手却悄悄为美国无人机敞开了基地大门。 这种左右逢源的游戏并非新鲜事。早在2009年,英国媒体就曾披露美国中情局如何利用巴基斯坦境内的秘密基地执行任务,尽管双方都对此矢口否认。 如今瓜德尔周边基地的异常活动,不过是历史剧本的翻新上演。巴基斯坦似乎笃定,中国对这条经济走廊的依赖足以让北京对暗地里的军事合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他们的算盘里漏算了一个关键变量——中国的棋盘从来不止这一隅。 在巴基斯坦的西边,中国与伊朗的油轮正穿越霍尔木兹海峡,德黑兰的炼油厂里中国工程师的身影日益增多。往东看,缅甸皎漂港的深水泊位已经成型,来自中东的原油将通过这里直接输往云南,完全绕过马六甲的咽喉要道。 更北边的中亚草原上,连接中国与欧洲的铁路网正在加密,哈萨克斯坦的粮仓和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通过钢铁驼队源源不断流向东方。这三张替代底牌像三根定海神针,稳稳插在中国能源安全的版图上。 那些认为中国离不开巴基斯坦的声音,显然低估了北京的战略纵深。当中巴经济走廊还在规划蓝图时,中国已经悄然完成了在伊拉克的油田重建,在非洲的港口布局,在东南亚的产业链整合。就像一位老练的棋手,中国落子巴基斯坦时,目光早已投向了整盘棋局的胜负手。 瓜达尔港的灯火固然明亮,但仰光港的晨光、巴士拉港的晚霞、阿克套港的星夜,同样照亮着中国的全球贸易网络。 巴基斯坦的平衡术或许能赢得短期利益,但地缘政治的天平从不会为投机者长久倾斜。当美国运输机再次降落在努尔汗空军基地时,机舱里装载的恐怕不只是救灾物资。 而中国工程师在缅甸铺设的每一条管道,在中亚铺设的每一根铁轨,都在无声地改写着区域力量的方程式。那些散落在欧亚大陆的支点,正在重新绘制地缘政治的等高线。 参考资料: 外交部:中巴关系不受第三方影响.--2025-08-19 16:14·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