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的生理性喜欢,很直接,2个字说明一切(1)
亚丘说
“喜欢,但不想在一起?”——这句话听起来就像在说“我好饿,但我不想吃饭”一样让人困惑又难受。
事实上,这句话背后折射出的,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情感心理:感官满足,情绪撤退。
也就是说,他享受和你在一起时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刺激,但在情绪上、责任上、未来规划上,却并未真正准备好接纳你。这种喜欢,更多停留在生理层面,而不是精神或心理层面。
它很直接,很本能,也很短暂。它来自人类最原始的欲望机制,而不是后天培养的“爱的能力”。
那么,这种“生理性喜欢”和“真正的爱”之间,到底差了什么?
差的是两个字:意愿。
爱,本质上是一种意愿。是我愿意为你付出时间、精力和情绪,愿意把你纳入我的人生计划,愿意和你一起面对未来的不确定。而生理性喜欢,只是一种反应——是对外界刺激的本能反馈。就像摸猫,它舒服了会咕噜,但它不会因此决定跟你过一辈子。
许多人在感情中反复受伤,就是因为错把“反应”当成了“意愿”。
他说“你好美”,你以为那是爱;
他说“想你”,你以为那是爱;
他抱你、吻你,你以为那就是爱。
其实不一定。那可能只是他的感官在说:“这个体验不错。”
但体验≠爱,冲动≠选择,愉悦感≠承诺。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仿爱行为”,指的是一个人模仿出爱的表象——比如关心、陪伴、亲密接触,却不具备爱的实质:责任、共情与长期投入。
这不是因为这些人一定坏,而是他们自己也可能没搞清楚,“喜欢”和“爱”的区别。
欲望的本质是短暂,爱的本质是延续。
一句“我喜欢你但不想在一起”,已经非常明确地说明:他对你的感情仍停留在欲望阶段,还没有进入爱的频道。
你或许会问:“为什么有些人会这样?为什么不能从一开始就好好去爱?”
答案或许有些现实:不同性别在情感决策路径上往往存在差异。
女性往往“因情而性”,先有感情基础,再产生身体接触;而男性则可以“因性而情”,先从身体吸引开始,再考虑是否投入感情。这是进化心理学所提示的基本现象。
所以,一个人对你产生生理性喜欢,其实非常正常。甚至可以说,那是他注意到你的第一步。
但也仅仅只是第一步。
错的是,对方才走了第一步,有些人就已经在心里演完了一部长篇连续剧——他还没表态,她已经连将来在哪买房都想好了;他还没公开,她已经为他拒绝所有别人。
这不是爱情,这是自我攻略。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