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淮南山南新区推出法制民警“包保机制”赋能执法办案

“执法问题整改率大幅提升,检察机关退查率显著下降……”近年来,安徽省淮南市公安局山南新区分局全面推行“法制大队民警包保单位责任制”,通过将法制监督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确保执法办案在法治轨道上规范有序进行。

2024年以来,针对辖区警情总量大、基层民警办案任务繁重的实际情况,山南新区分局精准施策,全面推出“包保机制”。该分局从法制大队精心遴选5名公职律师及业务骨干组成包保团队,明确其担任各办案单位“包保民警”,对案件实行“一对一”对接,自案件进入审核环节起全程负责质量把控,有效扭转了以往责任分散、边界模糊的管理局面。

“包保民警”的工作职责贯穿案件办理全链条,涵盖立案监督、强制措施审核、提请逮捕、移送起诉、行政处罚及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环节,需全程跟踪案件进展,动态掌握证据变化情况。针对重大、疑难、复杂及新型犯罪案件,“包保民警”主动前移工作关口,通过审阅初查材料、参与案情分析、提供法律意见等方式,将证据标准、程序要求、法律适用等关键要点精准传导至办案一线,有效引导侦查取证方向,从源头上提升证据质量,防范“带病”案件进入后续诉讼程序。

“现在有专门的‘包保民警’全程盯办案件,从立案到结案提供全流程指导,我们办案时心里更有底了。”该局一名基层派出所民警坦言。“包保机制”建立了高效的实时沟通机制,对于案件定性、证据收集等难点问题,“包保民警”第一时间与办案民警、部门负责人开展会商,共同剖析问题症结、寻找法律依据;在审核过程中发现执法风险、证据瑕疵等情况,及时发出《执法风险提示函》或《补充侦查提纲》,明确整改要求和时限,确保问题在审核环节得到妥善解决。

“包保不是‘挑错’,而是‘赋能’。”山南新区分局法制大队大队长李丽表示。机制运行以来,法制大队已组织执法培训36次,整改执法问题600余处,通过“以审促改”的良性循环,推动全局执法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