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长安街知事
朝天观(明代建的朝天宫)有道士,喜爱修炼吐纳气功。有一位老翁借住道观,与他同好,也练气功、静功、内功,神秘、精神、神奇之功;二人成了道友。几年过去,每逢皇家祭祀神灵时日,老翁提前十天离去;祭祀完事,他才回来。道士不解,问他为何如此,老翁说:“咱们俩是莫逆之交,不怕实话告你。我本是个狐狸,祭祀之时,诸神下界清理污秽,没处呆,我,只好逃脱外地。”
开宗明义,上来亮明狐狸非人身份,这与《聊斋》中许多先将狐狸身份隐去的狐狸精故事异趣,蒲大师勇于不断更新。
又一年,到了祭祀大典,老翁走了,很久没回来,道士疑惑。这天老翁返回,道士问他怎么了,老翁说:“唉,差点见不到你了。今年祭祀,本应远避,自己犯懒,看见阴沟隐蔽,暂时躲到沟口瓮下,古代下水道关节处所。想不到灵官(负责清扫的神灵)清扫到此,发现了我,发怒挥鞭要打我。我害怕急逃,灵官追我急迫。到了黄河岸,眼看追到水边,我没办法,一头扎进茅厕。灵官嫌脏,返身走了。我爬了出来,沾了一身臭气,不能再游历人间,到水里洗涤一番,藏于洞中。数百天后,一身肮脏算是干净了。今天特来告辞,告诉你,你也快到远处躲躲吧,大难就要临头,这里不是好地方。”说完去了。
道士依照老翁的话也迁移到别处。没过多长时间,便发生了甲申明朝覆亡之变。
短短笔记,三言两语,狐狸沾屎,老道遁形,臭气连连,狼狈天天,荒唐无稽,何足挂齿,最后一声断喝,讲到大明甲申年覆亡,俨然肃然,天崩地裂,大灾大难,难知其理。
本篇题名《灵官》,写纠察风纪的天官——著名王灵官的话只一个长句,说是“粪除(清扫粪便垃圾)、为所睹、欲加鞭、追甚急、恶其秽,返身去”,写得多的主角本是老狐狸,着眼点则是上天神灵中的环保清洁除秽检查官员王灵官,似是或是在嗟叹形式主义的治理,一味清除清查清理,仍不管用。
开篇后讲了一个八卦、一个茅厕段子、一个屎尿恶心故事,可说是“志异”中最没有美好因素的段子,结尾却是甲申大明朝的覆亡,一语惊人,惶恐莫名。灵官扫除,老狐染粪,明朝灭亡,本没有任何因果逻辑关系,突然联结,雷电霹雳,雷劈电雳,天塌地陷。
老狐狸被逼迫进入厕所秽物中避难,与前面的《野狗》篇中农人爬入尸体中保命一样,无独有偶。而这里的大明覆亡,是怎么冒出来的呢?
曰: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妖孽可能是坏人奸臣,妖孽可能是灾异噩耗,妖孽可能是上天、天道的一种警示暗示标志,天谴可能是无端小恶,凉水塞牙,平地跌跤。这次的天谴竟然是老狐狸进厕所,熏跑了最最清洁整齐鼎鼎大名的王灵官。天谴最可怖,天谴最糊涂,合理不合理,贴题不贴题,谁谁妖孽来了,灭亡坍塌,没明说也算老天爷预发了通知。这里并不需要完整的因果链,这里说的是一种低俗的丑陋,表现的是一种内在的紧张混乱危险与污秽感无救感。
不到400字,充溢着悖谬、苛刻、嘲讽、荒唐、任意。已有人形人格的老狐狸,主动回避,绝不添麻烦惹讨厌,却硬是避逃无计,沾上臭味又是洗濯又是吹晾几百天,又怎么悟出了天下大乱、改朝换代的灾异来了呢?自命了不起的明朝天子,已经日暮途穷,回天无力,却仍然以塔尖上的最高至上自居。而被驱赶得走投无路,粪坑里求活的老狐狸却能心明眼亮,预见危在旦夕的大局。复何言哉!复何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