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孩子回老家,院里角落成了他的“自然课堂”。看见两株笔挺的芝麻秆,他蹲下去,小手轻轻碰了碰肥厚的叶片,仰起脸问:“妈妈,这是大树吗?怎么长得比我还高啦?”又瞧见旁边矮矮的茄子苗,紫莹莹的秆子顶着圆乎乎的叶子,他伸手想摸花苞,又怯怯缩回来,眼睛亮得像盛了星子:“这些小芽会变出什么呀?” 老土墙、旧布帘,还有院角冒头的野菜,在孩子眼里都成了新鲜魔法。芝麻努力举着绿莹莹的“小塔”,茄子悄悄把养分藏进叶脉里,连那只旧水盆,都盛着他没见过的蚂蚁爬来爬去。原来在城市里看惯的“蔬菜”,回到泥土里,竟成了让孩子惊奇的宝藏。 这瞬间忽然懂了,老家的可贵,是能让他看见植物从泥土里“长故事”的模样——就像我们小时候,也这样对着芝麻秆数过“多少粒芝麻能装满罐子”,对着茄子花猜过“哪朵会结出最胖的茄子”。时光转了个圈,轮到孩子睁大眼睛,把故乡的草木,重新认作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