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陕西省,这个名字好憋屈 我父母都是陕西省汉中市一个县的,我出生在新疆,我的籍贯毫

陕西省,这个名字好憋屈 我父母都是陕西省汉中市一个县的,我出生在新疆,我的籍贯毫无疑问是陕西省。我娃娃也是出生在新疆,她的籍贯当然是陕西省。 五十年前,我爸买了一本中国地图册,我如获至宝。 那本地图册,除省市自治区的地图外,背后还有该省市自治区的文字介绍。字小而密,信息量很大。 后来,我上初中发了地理和历史课本,还有配套的地图册。我对中国各行政区的情况和来龙去脉有了更广泛深入的了解。我对自己的老根陕西省的名称却困惑伤感。其他一级行政区的名号都容易理解也比较认可,唯独对我们陕西省的名字不自豪更不敢恭维。 别的省区,名号多以山川湖海加方位命名,简明大气没有什么可挑剔质疑的。没有挂靠山川湖海和四面八方的,名号也不同凡响,像云南贵州青海宁夏,多么有诗情画意,令人向往。唯独陕西省的取名让人憋屈费解。 陕西这个省名号咋来的呢,实锤是:河南省西边有个小小的县叫陕县,陕西省就是河南陕县以西的那个省的意味。纯粹就是个敷衍了事的小名,一点都不严肃庄重,更不注重名器。你品,你细品。我个人认为古人给陕西省命名太随便了,说开玩笑涮坛子都不为过。 陕西省应该是中国历史最厚重最有故事的区域,取一个有意思的名字根本不难。就是不依托名山大川,就地取材起名字也是信手拈来。看看陕西省周围省的名号,河南山西湖北四川绥远甘肃宁夏。甘肃,是甘州和肃州合并而成的意思。挺好。而陕西省的名号,居然以邻省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为坐标指示,实在有些不忍卒读。 中国唐宋以前地方行政区只有州郡县,没有什么省。中央直接管辖州。后来幅员辽阔了,州多了,直接管不过来,也无法了解偏远地方是情况,叫派京官到各地调研巡视。在职权范围内能协调处理的当即处置,决断不了的奏报请示。调研巡视的官员都是有区域和方向的。他的监察区就以地理方位指示。当时把京官所调研巡视的区位叫路或道,意思是他所调研巡视的地区肯定是他走过的道路。这就是中国省的雏形。所以就笼统的把各监察区叫什么山东道。山西道。河南淮北道。岭南道。当时各道路并没有固定的界线。 元朝时,中央政府叫中书省,由于范围太大,交通和信息传输不方便,就在原来的巡视监察区设立行中书省衙门,代表中央政府就地署理各项事务。其实省一开始并不是地方行政区划名号,省是中央机关名目。现在的日本朝鲜中央政府各部还叫省,就是那时候效仿中国的行政制度。 所以,唐宋时的路和道的命名不是那么正式斟酌,主要是依照山川湖海加方位取名。其他路和道的命名还客观适格,就是对陕西的区域表述太轻率甚至偷懒了。所以陕西省的定位比其他省起码低了好几个层次。 可悲的是,陕西省依然在,陕县已经没有了,让陕西省连定盘星都没有了。陕县早并入三门峡市,改成陕州区,知名度更低了。众所周知,市辖区的存在感比县级市和县差远了。以前通信时,你是县和县级市的必须写县和县级市的名称,而市辖区通信绝大部分不用写区名字,直接写路或街道名就行了。县和县级市都有电视台和电台,市辖区应该没有。你是市辖区的人,对别人说是临时大概率是我是某某某市人绝少说我是某某某区的人。市辖区,除了几个直辖市的区名气大一些,一般城市的市辖区恐怕不太出名。区和县级市县同样是一百瓦灯泡,市辖区在市这个五百瓦灯泡下面,存在感能强吗? 更令陕西乡党悲催的是,其他省市自治区的名号都是实词,有相当的意思甚至意境。可这个陕字纯粹就是地名专用字,没有别的意思,更没有其他用处。就像苹果的苹字一样。陕西省以前的周至县和户县,字特别复杂,就是地名专用字,后来换成有实际意思的字。这让人想起来了武则天给自己名字专门造的那个字。 陕西省的名号实在不适格,不能怨唐宋。那时候只是临时调研巡视路线,不是固定行政区划,随性取个方位范围名称无可厚非。元朝是正式要建立一级一级行政区划。成为一个实体,不能胡里麻糖的命名,起码要像古代对各州郡县的命名一样,要综合考量斟酌。当然元朝和以前的朝廷大不一样,这也是无可奈何的结果。

评论列表

用户54xxx87
用户54xxx87 2
2025-09-10 22:21
陕西在省级中独一份,为省属名称中帽子最大的、最老的。周朝时,朝庭以陕原为界将国家一分为二,以西称陕西,以东称陕东,分別委托周召二公管理。陕西作为地名保留下来了,陕东分了很多省份,名称没有保留下来。
老砖
老砖 2
2025-09-10 16:30
文盲就不要卖弄了。陕西得名是西周,陕县得名是秦代。比如你和你儿子一个姓,你觉得憋屈,想不通:我怎么随我儿子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