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我是利物浦人,不是英格兰人”:浅谈利物浦与英格兰队的复杂关系[上课了](TA西

“我是利物浦人,不是英格兰人”:浅谈利物浦与英格兰队的复杂关系[上课了]

(TA西蒙·休斯、安迪·琼斯、托尼·埃文斯 )

托马斯·图赫尔此次公布的英格兰队世界杯预选赛大名单中,有一个颇为反常的现象——没有任何利物浦球员入选。

这是四年来首次出现红军无人被召入英格兰队的情况,而此前一个赛季,利物浦刚刚以绝对优势夺得英超冠军,本赛季至今的各项赛事也保持全胜。

但客观来看,图赫尔其实只有一名利物浦球员可供考量。柯蒂斯·琼斯本赛季虽仅在利物浦4场正式比赛中首发2次,但状态尚可,因此他的落选多少有些出人意料。

利物浦并非唯一一支“无人入选英格兰队”的英超豪门——曼联同样没有球员进入大名单,这是自1992年以来,英格兰西北部这两支传统足坛劲旅首次同时缺席英格兰队大名单。 ⚠️不过,你几乎听不到利物浦人对此抱怨。

这种反应恰恰反映出利物浦球迷(尤其是本地球迷)与英国其他地区民众之间的特殊关系——这种关系因社会历史、政治因素以及体育本身而变得复杂。

以下内容节选自《The Athletic》足球播客节目《Walk On》的嘉宾讨论实录,该节目聚焦于英格兰最成功的俱乐部(利物浦)与该国国家队之间的互动动态。

托尼·埃文斯:很多听众可能难以理解利物浦与英格兰队之间的“问题关系”。我本人就是“我是利物浦人,不是英格兰人”理念的代表之一——这种说法在某些圈子里备受嘲讽,但它确实有深厚的历史根源。

西蒙·休斯:关于利物浦这座城市与英国其他地区之间这种关系的解读,没有绝对统一的答案,我们只能列举一些改变人们态度的关键事件。

我认为这种关系在过去20到25年间不断演变,且矛盾愈发尖锐。利物浦一直以来都带有一种“异质感”,这与它在英国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地理因素能解释很多问题:作为英国距离爱尔兰最近的主要城市,在19世纪末爱尔兰大饥荒期间,这里成为了爱尔兰移民的重要定居地。因此,利物浦逐渐形成了浓厚的爱尔兰文化认同,与传统的“英国身份”有所疏离。此外,作为曾经的重要港口,利物浦与世界各地联系紧密,这些因素(以及其他诸多原因)共同造就了它独特的地域属性。

1979年至1983年是一个关键时期,这段时间深刻影响了利物浦对自身的认知,也改变了英国其他地区对利物浦的看法。当时撒切尔主义兴起、城市中心爆发骚乱(媒体称之为“暴动”)、激进社会主义政党“战斗派”推动左翼政治崛起、海瑟尔惨案发生、毒品问题泛滥、希尔斯堡惨案爆发……一系列事件共同塑造了人们对利物浦的态度,也让利物浦重新审视自身定位。

不过我认为,许多利物浦人(尤其是那些未经历过80年代的人)直到近10到15年才真正敢于公开谈论这些历史——当时保守党在野十余年后台执政,许多社会问题再度浮现。

而此时英国其他大部分地区都在投票支持保守党,利物浦却再次选择反对。随后,希尔斯堡事件独立调查小组发布报告,证实了利物浦人长期以来对惨案原因与背后动机的认知。这一事件重新引发了年轻一代对自身“英国身份”的质疑,让他们开始思考自己在英国的定位。

我出生于1983年,1990年世界杯几乎是我接触足球的起点,尽管此前我对利物浦已有一些记忆。那届世界杯是一场盛事,英格兰队是赛事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90年代甚至21世纪初,每当英格兰队比赛时,你走进利物浦的酒吧,会看到人们围在一起看球,很多人都会支持英格兰队。但现在,这种场景几乎不复存在了。

如今英格兰队比赛时,康赛特广场(利物浦的热门广场,很多游客和学生聚集于此,设有大屏幕)仍会有人看球,但这已不再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事件。所以尽管我知道“反英格兰”的情绪早已有之,但我认为过去10到15年间,受上述因素影响,这种情绪明显加剧了。

作为一个利物浦人,每当你走出这座城市——尤其是在成长过程中——别人很容易就能判断出你的出身,而且这种判断几乎都是负面的。这让我产生了一种疏离感。

我上大学时曾在谢菲尔德住过一段时间,还在那里工作过。尽管谢菲尔德因希尔斯堡事件与利物浦有着特殊的关联,但我总觉得当地人对我的看法与对其他人不同。这也导致我现在对英格兰队完全不关心,甚至当他们输球时,我会暗自庆幸——那些贬低利物浦的人日子不好过,我反而觉得痛快。

托尼·埃文斯:我在利物浦的一个社区长大,在我出生前30年,那个社区曾选出过一名爱尔兰民族主义者议员。我成长过程中从未有过“英格兰人”的身份认同:80年代,我们的利物浦口音被贴上“犯罪化”标签,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利物浦是一座“叛逆之城”。

你说得对,这种“异质身份认同”在过去20年里重新被唤醒——人们开始接纳自己的“与众不同”,并将其视为一种积极的特质。

安迪·琼斯:我年轻时对英格兰队的反感,最初纯粹是因为球场上的原因——利物浦球员去参加国家队比赛,结果受伤了!但随着年龄增长,我开始更多地理解其中的政治和文化因素。尤其是在社交媒体时代,“我是利物浦人,不是英格兰人”的理念被进一步放大。

说来有趣,小时候世界杯和欧洲杯是我记忆中最盛大的足球赛事。但当我在普雷斯顿上大学以及毕业后的那段时间,每逢重大国际赛事,我会去酒吧喝杯酒,但对英格兰队是否赢球毫无兴趣——我和这支球队没有任何情感联结。

当然,这是一种笼统的说法,我知道很多非利物浦本地的人也热爱利物浦,对这座城市怀有好感。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人确实不喜欢利物浦,尤其是很多人不喜欢利物浦足球俱乐部,进而不喜欢利物浦球迷。这种情绪滋生了疏离感——你能看到利物浦球迷在比赛前奏响英国国歌时发出嘘声,近年来这种现象的曝光度越来越高,社交媒体上尤为明显。

确实有一部分利物浦人希望英格兰队表现出色,但我绝不会去利物浦的酒吧看英格兰队比赛。相反,当他们输球时,我甚至会觉得很解气——看到那些不喜欢利物浦的人抓狂,其实还挺有意思的。

西蒙·休斯:你刚才提到了国歌的问题。2016年联赛杯决赛(利物浦vs曼城)时我也在现场,当国歌奏响时,我在新闻席上选择坐着不动,算是一种“良心抗议”。托尼,我记得你当时也在场,还夸我坚持自己的立场——虽然我其实是“坐着坚持”。而当时周围不少记者都把我当成“异类”。

那一次球迷对国歌的嘘声格外响亮,可能是因为当时正值英国脱欧前夕,且希尔斯堡惨案的听证会也在进行中。那段时间的大量讨论让年轻人开始质疑自己的世界观,也让他们更敢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尤其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

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虽然人们常说利物浦是左翼思想的堡垒,但我更愿意将其描述为一座“持反对立场的城市”,而非单纯的“左翼城市”。

最近在利物浦的一些区域,你会看到更多圣乔治十字旗(英格兰国旗)。我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地区感觉自己被“抛弃”了,对当前的工党政治感到失望。

托尼·埃文斯:没错,而且必须明确一点:利物浦有很多人认同自己的“英格兰人”身份,也支持英格兰队。只是我不属于这类人。

延伸阅读:为何许多利物浦球迷会嘘英国国歌?🔗

评论列表

用户96xxx81
用户96xxx81 1
2025-09-09 19:43
曼联已经跟豪门俩字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