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平顶山市卫东区:微信群里聚民心倡新风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李红勋通讯员康志豪朱江淼计冰莹

“咱村王婶家喜添一个大胖小子,大家有空了都来吃喜面条!”9月7日,记者在平顶山市卫东区东高皇街道土寨沟村采访时看到,该村党支部书记刘欣阳在村微信群里发的这条消息,很快引发村民关注和祝福。这个小小的微信群,如今已成为土寨沟村服务群众、畅通民意、倡导新风的主阵地,为乡村治理注入新活力。

微信群:服务群众的“暖心桥”

记者了解到,刘欣阳坚持每日通过村微信群对接村民需求、处理村务工作,还养成了“醒来先看群、睡前必翻群”的习惯。村民在群里发布的咨询求助、意见建议,他总是第一时间回应处理——小到卫生清扫安排、邻里矛盾调解,大到惠民政策解读、民生事项申报,真正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今年春天,为改善村容村貌,村里采购了一批树苗供群众免费领取。消息在群内一经发布,村民便积极响应,不仅用树苗绿化了房前屋后,更凝聚起“共建美好家园”的共识。此外,村里还依托微信群及时通报卫生清扫进度、曝光环境问题,督促村民共同维护村庄整洁,让干净宜居的环境成为常态。

微信群:倡导新风的“评议台”

土寨沟村还依托微信群搭建线上评议阵地,定期在群内集中发布村里的先进典范、好人好事,既接受村民评议,也为大家树立学习榜样。此前,“好妯娌”李双娥的事迹在群里发布后,她与妯娌之间相互尊重、彼此支持、共同赡养家中老人的故事,引发村民热烈讨论。越来越多村民主动向先进看齐,村里逐渐形成“学先进、争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文明美德也在潜移默化中深植村民心中。

“以前村里有事,要么靠大喇叭喊,要么靠村干部挨家跑,效率低还容易遗漏;现在一个微信群,就能高效解决不少事。”该村二组村民赵学民感慨道。记者发现,如今的村微信群里,家长里短的闲言碎语少了,互帮互助的温暖互动多了;铺张浪费的攀比之风淡了,文明节俭的自觉行动多了。从“线上沟通”到“线下见效”,微信群架起了干群连心的桥梁,让文明新风融入日常、浸润人心。

记者观察到,如今的土寨沟村,邻里关系更和睦、村风民风更淳朴。这个小小的微信群,正为村庄高效能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让乡村治理的“神经末梢”更灵敏、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更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