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卖中国,还不能卖别人?全世界就中国吃菜籽油?”中国官宣对加拿大油菜籽和猪肉,分别征收75.8%和25%的反倾销保证金,网上居然出现了许多的“键盘专家”,立马活跃在评论区中,发表自己的“高谈阔论”,甚至还在不断地质疑这项行动! 逛超市买食用油时,你可能没留意过瓶身上的产地标签,但最近“加拿大油菜籽”成了网上的热议话题。 起因是中国宣布对其征收75.8%的反倾销保证金,这下评论区炸开了锅,有人说“不卖中国还能卖谁?全世界又不只有中国吃菜籽油”。这话听着有点道理,可实际情况并没那么简单。 说白了反倾销措施不是随便拍脑袋决定的,商务部经过调查发现,加拿大油菜籽确实存在低价倾销行为,2023年咱们国内油菜籽产业亏损额一下子冲到101亿元,同比增长快10倍了。 这就好比邻居总用低于成本价的价格卖东西,时间长了自家生意肯定受影响,反倾销就是为了防止这种不公平竞争。 可能有人不知道,中国市场对加拿大油菜籽有多重要,数据显示加拿大每出口三吨油菜籽,就有两吨运往中国,占其总出口量的67%。 而且因为转基因问题,他们的油菜籽在欧盟市场还受限,想突然把这么多油菜籽转卖到其他地方,根本不现实。 这就像开餐馆突然丢了一大半客源,生意肯定难做。 其实这种做法在国际上很常见,之前澳大利亚大麦低价进入中国时,咱们也采取过类似的反倾销措施,后来市场情况变了,又取消了征税,这不是针对谁,而是按规则办事,WTO也允许各国用这种方式保护本国产业。 再说猪肉征收25%保证金这事儿,2024年加拿大猪肉占咱们进口量的7.2%,如果不管不顾让低价猪肉大量涌入,国内养猪户的日子就难了,就像给市场装个安全阀,避免重蹈油菜籽产业的覆辙。 那些质疑的声音可能没意识到,这背后关系着无数农户和企业的生计。 2023年因为进口油菜籽的冲击,国内产业市场份额下降了16.5个百分点,很多种植户辛苦一年却赚不到钱。 说到底贸易摩擦是国际经济中的常态,中国采取反倾销措施,不是为了关门自守,恰恰是为了维护一个更开放、更公平的市场,只有大家都遵守规则,贸易才能真正惠及各方。 所以说有些人一看到这类新闻,立马就变身“键盘经济学家”,指点江山质疑政策,其实他们可能根本没搞清楚反倾销是啥,也不了解国际贸易里常见的博弈手段。 这么一来情绪化的言论反而容易带偏节奏,让人忽略了事情的本质:那就是公平健康的贸易环境,对每个国家都至关重要。 毕竟咱们餐桌上的菜籽油、猪肉价格稳定,背后都离不开健康的产业生态,这种按规矩办事的贸易保护措施,说到底是为了让市场竞争更公平。 当然,以上都是个人观点,对此您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