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国内主流浏览器UC为什么名气不大了?我觉得可能和夸克有关!

为什么UC曾经是国内主流浏览器之一,但现在却逐渐销声匿迹了?很久没有看到UC浏览器的新闻了,UC是否已经进入衰退期?

以前UC浏览器很有名气的,虽然2004年就诞生了,但到了移动端才广为人知。后来被阿里巴巴收购了,UC浏览器很好用,我一直在用着。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随着AI时代来临,阿里巴巴旗下又出现了一款夸克的浏览器名气很大,无论是高考志愿还是AI能力方面都是他们宣传的重点!

既然他们都是来自阿里巴巴,彼此应该有一些关系的,可能是一次迭代。就如同PC时代的QQ到了移动端时候就成为了微信,都是来自腾讯!

查询资料发现,的确是这样的,夸克浏览器由UC团队内部孵化(2016年),核心成员包括UC骨干及新生代开发者,初期定位为“极简浏览器”。而UC浏览器则诞生更早(2004年),2014年被阿里巴巴全资收购,成为阿里移动生态入口。

他们目前的架构关系,二者均隶属阿里巴巴智能信息事业群。UC承担商业化与流量聚合使命(集成UC头条、神马搜索等),而夸克被定位为“技术驱动型创新产品”,肩负探索AI与智能搜索的任务。

2015年到2017年的时候,UC绑定神马,他们的广告业务也很厉害,开始和百度搜索、搜狗搜索以及头条信息流广告PK。我们当时都接到过UC业务人员来推广。可见热度不简单!

为啥后来夸克更加出名,而UC却口碑不佳了,主要是因为UC广告过多、功能臃肿,部分用户因体验下降转向夸克。但简洁界面与高效缓存(支持视频转MP4导出)。但近年亦被诟病“功能膨胀”,PC版出现卡顿问题。网友给总结了一句话是这样说的:“UC负责赚钱养家,夸克负责理想主义”。

UC就像一位曾经风光无限的老将,在流量为王的年代,它扛起阿里商业化的大旗,用广告和信息流“赚钱养家”,却也背上了“膨胀卡顿”的骂名。而夸克更像是UC团队孕育的“理想派接班人”——初登场时白衣翩翩,用极简设计斩获口碑,又在AI浪潮中高举技术旗帜,试图重新定义浏览器的价值。

网友那句“UC养家,夸克追梦”点破了这场阿里内部的接力赛:旧引擎负责造血,新火种负责突围。UC的淡出并非消亡,而是互联网产品生命周期的必然转身。当用户的手滑向更轻盈的夸克时,一个时代的谢幕,正悄悄为新故事埋下序章。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关注我“创业者李孟”和我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