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郑州市医学会第一届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在郑成立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魏浩通讯员汪俊杰

9月4日,郑州市医学会第一届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郑州举行。

郑州市医学交流和项目推进中心主任、郑州市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史永珍,郑州市医学会副秘书长陈松岚,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党委专职副书记王胜杰、副院长杨斌等出席会议,共同见证区域心血管诊疗领域这一重要里程碑。

会上,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党委专职副书记王胜杰在致辞中对与会领导、专家及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支持医院发展的各方力量致以感谢。作为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郑州市七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已建成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现设有10个病区、1个心脏移植中心、1个心衰机械循环支持中心,可开展多种心血管病治疗,成功完成多项“河南首例”、“国内领先”手术,构建起“全链条、全覆盖、全兜底”的诊疗新格局,成为中原地区心血管领域的“领跑者”。

王胜杰表示,医院将在市卫健委、市医学交流和项目推进中心的指导下,全力支持专委会建设,深化学术合作与技术创新,助力郑州心脏大血管外科领域高质量发展,切实保障群众生命健康。

会上,史永珍主任宣读了《关于成立郑州市医学会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的决定》。陈松岚副秘书长宣读了第一届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常务委员候选人及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候选人名单。

经严格选举,79名委员正式当选,郑州市医学会第一届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宣告成立。其中,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杨斌当选主任委员,舒礼良、王龙、李凯、谢宜旭、翟波、周志明当选副主任委员,耿博当选秘书。

第一届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斌表示,近年来,心脏大血管外科在技术创新、临床诊疗与科研攻关领域成果显著:微创技术、杂交手术、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幅提升手术成功率与患者生存质量;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大血管疾病、终末期心衰外科治疗等领域也实现关键突破。但同时,行业仍面临技术普及不均、科研转化不足、人才梯队建设滞后等挑战。下一步,专委会将在市卫健委、市医学会领导下,联合全体委员推进四项重点工作:一是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深化多学科协作;二是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补齐能力短板;三是加速技术创新与转化;四是加强科普宣传和知识普及,力争将专委会打造为行业进步的“助推器”,全面提升郑州乃至全省心脏大血管外科医疗质量与安全水平。

史永珍主任对新当选的专委会成员表示祝贺。她说,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控形势严峻,目前患病总人数约3.3亿,该病已成为城乡居民首位死因,加强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慢病管理、康复随访的“全链条管理”,提升基层医院诊疗能力刻不容缓。郑州市医学会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为区域医务工作者搭建了学术交流与技术协作的重要平台。期待专委会推动学科向专业化、规范化、精准化方向发展,促进心血管疾病防治理论与临床实践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群众健康素养,为守护郑州乃至周边地区人民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此次专委会成立,标志着郑州市心脏大血管外科领域迈入“抱团发展、协同创新”的新阶段。下一步,随着学术交流、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等工作的深入开展,区域心血管诊疗服务能力将持续提升,为群众生命健康筑起更坚实的“防护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