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广西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成效显著

本报讯(记者韦峭)今年是《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印发实施的第六个年头,记者从9月5日举行的广西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六周年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6年来,广西把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广西开放发展的牵引工程,坚持建通道和强运营齐抓,增效率和提质量同步,拓合作与促融合并举,通道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通道凝聚力、竞争力不断增强,成为带动西部地区开发开放的重要引擎。

6年来,广西全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

陆海空数“四位一体”互联互通格局加快形成。重庆、成都至北部湾出海口的3条铁路主通道中,东线、中线已全线贯通并实现电气化,西线通道关键项目黄桶至百色铁路正加快建设,将于2028年建成通车;通江达海的世纪工程平陆运河累计完成投资超过80%,主体工程将于明年建成;南宁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等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新高地加快形成。

北部湾国际门户港枢纽功能不断增强。6年来,北部湾港不断提质升级,万吨级以上泊位达到119个,实现30万吨级油轮、20万吨级集装箱和散货船、15万吨级液化天然气船等世界主流大型船舶通航靠泊,综合吞吐能力超3.6亿吨,集装箱航线达91条,实现东盟国家主要港口全覆盖。

集装箱吞吐量从2019年的382万标箱增长至2024年的902万标箱,年均增长18.7%。今年1至7月,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55万标箱,稳居全国前十,年内有望实现千万标箱大港目标。

通道运行质量效益显著提升。目前已形成北部湾港海铁联运班列、中越跨境班列班车、航空货运等多种物流组织模式。2024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集装箱发运量达50.1万标箱,较2019年增长3倍,提前1年完成国家目标任务。今年1至7月,班列累计发运32.08万标箱、增长2.1%;中越跨境直通班列累计开行1768列、增长65%,物流规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通道服务功能持续优化。深入实施降费优服提效专项行动,不断完善多式联运“一口价”服务收费模式,累计开通“一口价”线路190条,北部湾港综合收费与国内主要港口基本持平。全面推广“提前申报”等通关模式改革,完善海港口岸“船边直提、抵港直装”服务模式,货物装船离港时间缩短24小时。中越边境智慧口岸中方段已基本完成,建成运行后,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通关。

通道产业集聚效应加速显现。平陆运河经济带加速推进,中马“两国双园”、川桂国际产能合作园等国际省际合作园区加快建设,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发展势头良好,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构建。2024年通道沿线省(区、市)经广西口岸进出口贸易总额达6769亿元,较2019年增长96%,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下一步,广西将抢抓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大机遇,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