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看见快评 | 直播助农拼的不是演技,莫要挥霍“家人们”的拳拳爱心

看见评论员杜倩雯

网红“东北兄弟”终于道歉了。此前,吉林省桦甸市10余户灵芝种植户联名举报其直播带货中存在虚假宣传、冒充产地等问题。对此,有粉丝接受道歉,但仍追着问:“产品质量有问题吗?”也有粉丝并不买账,称“信啥都不能信他的一张嘴”。

显然,道歉并不能平息“家人们”的怒火,他们以信任主播或善意助农为出发点购买产品,但在此次灵芝种植户联名举报被曝光之前,买了产地不明商品的他们一直被蒙在鼓里。还有无奈的桦甸市灵芝种植户,他们因网络主播的“一张嘴”,被低成本收割消费者对原产地产品的信任,从而陷入了滞销困境,如今还未等到相应补偿。

笔者盘点发现,网红直播助农翻车并非个例。此前,“凉山孟阳”团队将外地农副产品贴上“大凉山”标签销售,后以虚假广告罪被判刑并处罚金8万元;辛巴团队因虚假宣传调制乳粉被罚175万元;三只羊公司因“贴牌香港月饼”事件被罚6894万元。在直播助农赛道中,有些网红博主靠亲切人设吸粉,靠虚假宣传带货,靠敷衍道歉止损,他们的行为令笔者不安:直播助农赛道被“黑化”,良心助农的博主被打上“欺骗”标签,整个行业也被拖入“谁诚信谁吃亏”的泥潭。

笔者认为,互联网时代下,直播带货的助农模式有着不可取代的积极作用,它既将深山好物更清晰、直观地呈现在消费者眼前,又可缩短农产品销售链条,促进农产品商品升级,利于实现助农增收。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博主恰恰忽略了直播带货作为商业行为最核心的问题——诚信。他们选择用即时性、表演性与煽动性的带货方式,利用粉丝助农善心与信任基础,将一切带偏至流量至上、利润为王的表演赛道,从而使直播带货成了虚假宣传的“重灾区”,不断透支整个行业的生存根基。

这些博主忽视了一个问题:目前市场上长期挺立,真正受追捧的“大网红”,信奉和践行的恰恰是长期主义。比如人们熟知的胖东来,多年来严格执行“无理由退换货”,设立高额打假奖励,将诚信视为核心商业智慧。这样的诚信榜样,岂不更值得学习?

诚然,要根治直播带货的虚假宣传等顽疾,不能完全依赖网红的道德自觉,还需要多方久久为功的努力。比如,消费者需要擦亮双眼,不要因为主播的一句“家人们”而“上头”下单,多一份理性审视;网红主播需要守住道德底线,别只顾贩卖助农情怀,忽视产品品质和长期品牌建立;平台需要设立严格的产地溯源审核机制,要求主播和其产品“持证上岗”;监管部门需要履职尽责,针对涉及产地欺诈等严重问题,建立“一次违法,行业禁入”的严惩机制,提高违法成本,助力直播电商和助农直播回归初心。

期待未来的某一天,当消费者在直播间看到“原产地”“助农”等字眼时,第一反应是品质保证,而非被挥霍的拳拳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