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法官,今天我和孩子妈一起送娃上学了,看着两个小家伙蹦蹦跳跳进校门,我这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初秋的早晨,惠州市惠阳区人民法院办公室内,承办法官冯文娟听到电话那头大刚轻松的语气,心中的大石也落了地。
这通电话终结的不仅是四起案件,更是两家三代人长达两年的恩怨漩涡。
“离婚的时候白纸黑字写着‘两清’,还要给我们100万元补偿款,现在反悔?当我好欺负?”2024年12月9日,在法庭上,小婷的父亲重重拍击桌沿,震得手边的保温杯盖都跳起了半寸。
对面大刚的父亲闻言也怒而站起身:“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你们凭什么告我!”
法官与当事人沟通交流
原来,小婷和大刚曾是一对美满夫妻,但随着两个小孩出生,育儿观念的差异演变成两个家庭的战争。最终两人在2022年协议离婚。
离婚协议上约定,两个孩子都由大刚抚养,同时,大刚需向小婷支付100万元的补偿款,大刚父亲之前借给小婷父母的38万元借款也一笔勾销。
谁知,离婚后两家人的冲突并未停止。因拒付补偿款,大刚被小婷告上法庭,案件经过一审、二审、执行,大刚的银行账户被冻结。
随后,大刚准备提出执行异议,又以“探视冲突”为由阻挠小婷见孩子,小婷一怒之下提起变更抚养权诉讼。大刚父亲随即翻出陈年旧账,就此前的38万元借款、30万元投资合作款相继起诉小婷父母。
这四起案件如同重重铁锁,将两个家庭锁成了死结。
收到案件后,冯文娟连夜与关联案件的承办法官沟通,调取四起案件的全部材料,寻找突破口。第二天下午,冯文娟将大刚和小婷约到调解室,把一大捆卷宗摊在了两人面前:
“你们过去两年跑法院的次数,应该都不下10次吧?每次开庭老人跟着跑,孩子跟着哭。四起案件分开打至少要两年,孩子还有半年就要上小学,两位老人年纪也越来越大,还能这么一直跟着打吗?”
一番话说得两人瞬间沉默下来。
法官进行“背对背”调解
“现在大刚的账户长期被冻结影响征信,生活、工作都会受到影响。况且,你们作为孩子的父母,无休止的争吵对于孩子的成长教育也是一种伤害。”
眼见两人都有所触动,冯文娟适时递过两杯温茶,并提出调解方案:“将所有纠纷合并调解,一次解决,如何?”两人点点头,开始和冯文娟商量起调解协议。
另一边,为解开两家老人心结,冯文娟又将两家老人约到了调解室,说道:“双方达成合意即可成立赠与契约。大刚父亲,您这38万元借款不如转为孩子的教育基金,给孩子未来增加一道保障?”
经释法明理,大刚父亲表示:“如果大刚和小婷两人没意见,那我也没意见,说实话这官司打到现在,我也不想再打了。”
小婷的父亲也在一旁点头。
法官指导当事人签订调解协议
冯文娟趁热打铁,将大刚父子以及小婷父女再次约到了调解室,将之前大刚与小婷拟定的调解协议逐条解释:“100万元补偿款通过法院扣划给小婷,38万元的借款和剩余投资款转赠给孩子,两个孩子平时都和爸爸生活,周末、寒暑假由妈妈带着,如何?”
调解协议签署现场,阳光透过百叶窗,两位老人都爽快地在赠与协议上按了手印,说道:“钱给孩子,比打官司强。”
近年来,惠阳法院以“纠纷到我为止”为靶心,构建“多元解纷+源头修复”机制,今年以来成功化解民事纠纷8505件,同比增长78.53%,上诉率同比下降13.82%,实质解纷成效得到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