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香港站赵岚
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足月,期间香港数字资产行业对稳定币RWA的关注度持续攀升,新浪财经因此专访了Web3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安拟集团(AnimocaBrands)创始人萧逸。安拟集团不仅是香港稳定币牌照的申请者之一,也是早期稳定币沙盒的参与者,萧逸对行业趋势、监管框架及应用落地有着深刻洞察。萧逸在接受新浪财经专访时,围绕香港稳定币的发展、监管环境、场景落地及Web3公司的生态布局等方面展开了深度讨论。
《稳定币条例》满月:大型企业抢滩“蓝海”但牌照发放将“精挑细选”
萧逸表示,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一个月以来,市场对香港稳定币与RWA的兴奋度显而易见,但行业更需关注监管层的明确信号,稳定币牌照申请的门槛极高,香港金融管理局并“不会发放过多牌照”。
据香港金管局9月1日公告,8月一同收到77宗申请意向,涉及机构来自银行、科技企业、证券/资产管理/投资公司、电商、支付机构、初创/web3企业等。但在目前阶段金管局不会披露名单,并重申在初级段只会批出数个稳定币牌照。
萧逸表示,稳定币牌照类似于“5G牌照”的发放逻辑。“它会发放给符合条件的主体,但绝不会‘雨露均沾’,而是极其慎重地筛选合资格者。”这也意味着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需要直接持有稳定币牌照。“就像5G牌照,没有牌照的企业可以使用持牌的运营商的基础设施,然后以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MVNO)或分销商的身份参与其中。”萧逸认为,未来稳定币领域将呈现“少数持牌方+多数合作方”的生态格局。
安拟集团也是稳定币牌照的申请者。早前安拟集团已与渣打银行和香港电讯筹备成立合资公司,希望在香港金管局的稳定币发行沙盒计划下,发行与港元挂钩的稳定币。萧逸认为,以“Web3公司+大型银行+香港最大的电信企业”为架构的合作模式能为客户提供安全、稳定、全面的服务。“我们想通过这种架构证明,稳定币不是普通的消费品。它必须像银行一样稳定、安全,还要有香港电讯此类可信的基础设施,能触达香港乃至全球的Web3用户,而安拟在Web3消费者领域的积累,也能覆盖这部分需求。”
监管框架“边运行边优化”港元稳定币可作为验证模式
分析人士预计香港金管局会比市场预计的更加谨慎,考虑因素包括域外管辖,覆盖层面等。企业都希望抢占发行先机,拥有大量内地用户的大型科技企业,希望发行稳定币用于电商支付;而传统金融机构则用于跨境结算等。
对于香港当前的稳定币监管框架,萧逸认为,作为全球范围内较早落地的专项监管体系,香港的“首次推行”决定了后续存在调整空间,但调整将基于“实践学习”的逻辑。当机制运作稳定后,监管机构可能持续检视其他地区的监管情况,未来可能适当调整监管,令香港在全球市场保持吸引力。
“首先要明确这套框架目前仍在公众咨询,仍需在运行中积累经验。”萧逸表示,目前市场聚焦的港元稳定币,本质上是一个“沙盒计划”,香港的监管思路是“先让系统跑起来,再根据实际情况优化”,既要保证安全可靠,也要具备前瞻性。就比如,未来如果考虑将稳定币的货币种类扩展至港元以外,当前港元稳定币的运行数据和经验将成为重要的调整依据。
在他看来,监管框架的“灵活性”是适配创新的必要条件。“数字资产和Web3本身仍在快速发展,监管不可能一步到位。先通过港元稳定币验证模式、解决问题,再逐步完善,才能更好地平衡创新与风险。”
稳定币能为使用者带来什么?用户能否信任“新事物”?
萧逸认为,市场对稳定币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若要推动稳定币更广泛地被接受,来自官方的监管与来自企业的技术需形成“双轮驱动”。
从监管视角看,萧逸认为“核心问题已基本解决”,因为监管以及提供了足够的“清晰度”。“清晰度能带来安全感。”他解释,“清晰度能带来安全感。”当稳定币明确受香港金管局监管,且只有合规企业能获得牌照时,市场参与者,无论是支付机构还是用户才有信心将其纳入现有体系。以安拟与银行的合资项目为例,“用户从银行获取稳定币,能享受一套成熟的资产负债表和托管服务,以及来自银行的安全保障等多重信任背书,尤其是大型发钞银行,其本身自带声誉优势,这会大幅降低用户的信任成本。”
从技术视角看,稳定币的最大潜力在于“打破银行账户壁垒”。萧逸指出,在非洲、东南亚、南美洲等地区,大量人群仍未拥有传统银行账户,这意味着他们无法使用微信支付、支付宝、PayPal等主流支付工具,但而稳定币能改变现状。“稳定币让他们能直接参与交易,无需依赖银行系统;同时,稳定币还能简化跨境交易流程,开辟一个此前无法触及的全新市场。”
萧逸认为,当前链上生态仍有巨大增长空间:“全球约有5亿人持有虚拟资产,但真正在区块链分布式网络中使用数字资产的只有5000万至6000万人。这意味着还有几十亿人待接入Web3生态,而稳定币将成为重要的‘入场券’。”
稳定币是基于开放生态的基础设施“价值主动权”将由机构方转移至用户方
在萧逸眼中,“支付便利”只是稳定币的优点之一,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开放生态”所带来的用户价值,这也是它与传统金融工具的本质区别。
“稳定币是基于区块链构建的开放网络,开发者可以围绕它搭建各类应用,用户则能在不同服务中自主选择最优方案。”萧逸举例,如果将资金存于传统支付平台,用户的储蓄方案、利率水平往往受平台限制;但在稳定币生态中,“你可以选择任何能提供最佳利率的服务方,就像在传统金融中选择不同银行的产品,但可以有更高的自由度,不受单一系统或单一国家的限制。”
他强调,这种“开放性”能带来的是充分的竞争,最终受益的是用户。在“传统金融中,银行决定用户能获得什么产品、什么利率;但在稳定币生态中,是用户拥有选择权,用户会‘用脚投票’,选择更高收益、更多服务的服务方。不仅是便利程度的提升,更是‘价值主动权’的转移。”
此外,萧逸认为稳定币还能触达高净值用户。“全球数字资产市场规模约4万亿美元,拥有数字资产的百万富翁达30万至40万人,是香港百万富翁数量的2至3倍。”萧逸表示,企业若采用稳定币,能更便捷地与这部分高净值用户建立连接,“就像早年内地与香港互联互通后,用户无需兑换港币就能消费,而稳定币的出现是时代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让‘跨生态交易’变得简单,这是传统支付工具难以做到的。”
稳定币应用场景丰富“数字现金”属性显优势
萧逸认为稳定币“数字现金”的属性将在多个领域爆发潜力,远超当前的支付范畴。
首先是跨境消费。“不是所有国家和地区都接受微信支付或者支付宝,但稳定币几乎可以在全球任何有网络的地方使用,它就像数字现金,无需兑换货币就能直接消费。”萧逸举例,若用户持有稳定币,在欧美旅行时无需兑换当地货币,直接用稳定币支付即可,大幅降低跨境支付的成本与门槛。
其次是AI代理场景。“未来每个人可能都会有多个AI代理,AI会在我们休息时自动处理比如投资等事物,当中涉及到给AI的‘资金权限’。”萧逸指出,“用户不会轻易让AI接入自己的银行账户或PayPal,但可以给它特定额度的稳定币,既能完成交易,又能通过区块链实现‘资金隔离’,保障安全。”
至于现阶段虚拟资产的应用场景,萧逸认为游戏数字货币是触达大众的“快速通道”。萧逸表示:“游戏是目前链上活动最活跃的场景,传统游戏交易活动后,玩家购买的皮肤、武器等资产仍归平台所有;但在Web3游戏中,玩家通过资产代币化真正拥有这些虚拟资产,甚至能在不同平台上流转和交易。”他透露,安拟也在推动游戏内购物接入稳定币,进一步降低用户的Web3入场门槛。
对香港未来的期待:公私协作拥抱Web3解决科技人才分散问题
作为香港Web3咨询小组的成员,萧逸对香港的Web3发展路径有明确期待:希望继续深化“公私协作”的模式,Web3能为香港传统优势产业金融业提供巨大潜力。
萧逸表示,香港政府会主动听取公众和企业的意见,多方共同制定行业方向。香港将持续挖掘Web3的潜力,希望技术能赋能香港传统优势行业——金融行业。观察全球,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Web3中心呈现出高度的重合,例如美国纽约、新加坡、迪拜等数字资产中心,同时也是区域金融高地。他特别强调,香港恰好具备“金融+科技”这一优势。“金融科技”不是单纯的技术领域的问题的突破,它需要一群专业的人,对‘代币化’、‘资金流动’等金融逻辑的有深刻理解,全球金融人才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就是香港,而对于香港“科技人才规模小”问题,萧逸认为“香港无需追求‘全链条技术人才’,而是可以聚焦‘金融+Web3’的细分领域,通过发挥金融人才优势,吸引全球Web3企业落地,这才是香港的差异化路径。”
安拟集团的业务前瞻:“用户教育”与“用户信任”
萧逸表示,安拟集团目前已有超过600笔投资,目前安拟集团正在推进“OpenCampus”教育平台项目,核心项目是将“学生的助学贷款代币化”。“我们先在菲律宾、印尼试点,为当地没有银行账户的学生提供代币化的助学贷款,目前已发放了1000万美元。”萧逸解释,每个获得贷款的学生都会同时拥有一个Web3钱包,“不仅解决了他们的融资需求,还能让他们初步了解Web3和数字资产,为未来接入生态打下基础。”
安拟集团除了推进与渣打银行合作的稳定币项目之外,还将在游戏领域持续布局。“游戏是Web3用户增长最快的场景,我们通过投资和自研游戏,让玩家在娱乐中理解‘数字资产所有权’,这是Web3普及的关键一步。”萧逸表示,无论是稳定币、数字身份还是游戏,安拟集团的最终目标都是“让Web3惠及更多人,让数字产权成为每个人的基本权利”。
在数字身份领域,安拟集团正在构建一个名为“Moca”的系统,“Moca”是一个匿名化的信用评分体系。“在Web3中,信任是交易的前提,MocaID会为用户生成信用评分,商家无需知道用户的名字,只需通过评分判断其信誉,就能安全开展交易,这能大幅简化KYC(KnowYourCustomer,即了解客户)流程,同时保护用户隐私。”萧逸介绍,“长远来看,Moca还将成为Web3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没有传统信用记录的人,建立数字世界的信用身份。”
萧逸表示,“Web3的核心是‘用户主导’,而稳定币、数字产权、数字身份等,都是通往这一目标的重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