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聚焦瑞科高维度医疗器械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科高维度”)“工业上楼”的专题会持续了3个小时,汇集了企业以及金牛区经信、应急管理、生态环境、住建交和市场监管局等多个部门;会后,由金牛区的企业服务专员全程协助办理。
提出需求后不到2个月,“公司的小、中试和小批量加工产线就上楼就位,我们感受到了‘保姆式’服务。”瑞科高维度总经理曾帝感叹道。
公司的研发和生产效率极大提高。今年以来,一批产品紧锣密鼓地投入临床,其中一款检测设备预计可提前两三个月获注册证;“中医智能舌诊仪”产品也已经进入加拿大、新加坡市场。
曾帝预计,今年企业营收将达到500万元,“较去年增长约25倍。”
▲中医智能舌诊仪
舌诊仪进入加拿大、新加坡市场
8月底,曾帝从重庆回到成都后,马不停蹄地和“小伙伴”们讨论此行的收获。这次出差“主题”是中医舌象诊疗成渝地方标准建设,包括成立地方标准联合组。记者注意到,两年前瑞科高维度曾参与工信部关于舌象诊疗行业的标准制定,“预计近期将公示。”
为何关注标准制定?曾帝告诉记者,中医诊疗技术的出口与中医的国际化,因文化的差异与医疗机制的不同,存在一定难度。在他看来,要打破这一壁垒,中医诊疗的标准化尤为关键,“我们正在做的智能化医疗器械产品,就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传统中医的标准化,助力中医诊疗技术出海。”他指向展示区的公司代表作“中医智能舌诊仪”——这也是工信部“人工智能揭榜挂帅”项目的优胜成果。
在曾帝的引导下,记者将舌头放置于采集器中,十多秒后,一套完整的舌象信息就已经生成,并且清晰呈现。曾帝介绍,设备在自研算法的AI技术加持下,能对舌象信息实现92.6%的有效识别率,“目前已成功进入加拿大、新加坡市场。”
3小时长会、2个月快办
产品有望提前获批
一批产品同时紧锣密鼓地投入临床。曾帝提到一款即将报批的聚焦肺功能的专项检测设备,“预计明年4月可以拿到注册证,比原计划提前了两到三个月——这在行业里非常关键,获批对于产品的渠道、销售影响非常大。”
高效率源于不久前企业的“工业上楼”,令瑞科高维度的办公、研发、生产集中到成都健康智谷一栋楼宇的同一层。
“原先企业分散多处办公。”曾帝直言,除运营成本高之外,也不利于协作,“项目推进需要前后端不同组的团队密集深入沟通。”入驻金牛区荷花池国际商贸产业园后不久,他们便向企业服务专员表达了诉求:希望能集中办公。很快,由金牛区经信局牵头,召集包括金牛区应急管理局、生态环境局、住建交局、市场监管局在内的多个部门,来到瑞科高维度开了一场专题会。
“楼层承重,噪音、废气,用电、生产形态……”金牛区经信局产业规划科负责人记得,在约3个小时的时间里,各部门根据《成都市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鼓励工业上楼”政策条款,深入讨论并现场查勘,最终确认了审批事项表,会后由企业服务专员协助整理资料并盖章。曾帝记得清楚,提出需求后不到2个月,“公司的小、中试和小批量加工产线就拉了进来,我们感受到了‘保姆式’服务。”
集中办公不久,中医智能舌诊仪开始量产并对外销售,“目前形势非常好。”4月,瑞科高维度代表华西医院前往白俄罗斯参展,7月中医智能舌诊仪亮相新加坡国立大学,“我们期待依托好的政策机遇,推进产品出口的同时,把产线、诊疗技术,乃至整个中医产业链都带出去。”
三季度过去大半,曾帝预计,今年公司营收将达到500万元,“对我们初创企业来说,起步很快了——较去年增长约25倍;预计明年营收将达1000万元。”
红星新闻记者彭亮图据金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