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乌克兰真正的罪人到底是谁?泽连斯基?还是波罗申科?往根儿上捋,真正把国家拖进火坑

乌克兰真正的罪人到底是谁?泽连斯基?还是波罗申科?往根儿上捋,真正把国家拖进火坑的是亚努科维奇,可以说,他是乌克兰所有麻烦的罪魁祸首! 说起乌克兰这些年的困境,很多人都在争论到底谁是罪人,有人说是现任总统泽连斯基,觉得他把国家拖进战争泥潭,也有人把矛头指向波罗申科,说他当年的政策太激进。 亚努科维奇在任的时候,乌克兰的局势就已经埋下了大隐患,他原本承诺要平衡对俄和对西方的关系,可实际执政中却一再偏向俄罗斯,还搁置了和欧盟的联系国协议。 这事儿直接引发了乌克兰内部的巨大分歧,西部民众大多想亲近西方,东部则更倾向俄罗斯,亚努科维奇的做法相当于把这种分歧彻底摆到了台面上,甚至激化了矛盾。 后来“广场革命”爆发,他仓皇出逃,看似是自己倒台了,却给乌克兰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国内派系对立严重,东部地区和中央的矛盾越来越深,经济更是一塌糊涂。 更关键的是,他的倒台让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信任度降到了冰点,觉得乌克兰可能彻底倒向西方,这也为后来的局势升级埋下了伏笔。 而后上台的波罗申科,本应该承担起“救火”的责任,当时乌克兰局势动荡,民众最需要的是一个能稳住局面的领导人。 先把国内的矛盾安抚好,把经济搞起来,再慢慢琢磨外交方向,可波罗申科偏偏选了一条最冒险的路,他直接把乌克兰加入北约和欧盟的目标写进了宪法。 等于把国家的战略方向彻底绑在了西方的战车上,这步棋有多危险?明眼人都知道,俄罗斯一直把乌克兰视为自己的“安全缓冲区”,北约东扩到乌克兰,是俄罗斯绝对不能接受的底线。 波罗申科这么做,等于是直接触碰了俄罗斯的红线,彻底断绝了和俄罗斯缓和关系的可能。 从那以后,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态度越来越强硬,东部地区的冲突也不断升级,乌克兰彻底陷入了和俄罗斯的长期对立中,经济民生更是雪上加霜。 其实不管是亚努科维奇的“偏向俄罗斯”,还是波罗申科的“彻底倒向西方”,本质上都是把乌克兰当成了大国博弈的棋子,而不是优先考虑本国人民的利益。 比如位于高加索地区的格鲁吉亚,当年萨卡什维利执政的时候,也是一门心思要倒向西方,甚至想加入北约。 为了讨好西方,他不断挑衅俄罗斯,还在 2008 年主动发起了对南奥塞梯的军事行动,以为西方会站出来支持自己。 结果呢?俄罗斯迅速出兵,短短几天就击溃了格鲁吉亚军队,萨卡什维利不得不仓皇求和。 还有中美洲的尼加拉瓜,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执政,当时正值冷战时期,桑地诺政权选择倒向苏联和古巴,和美国对抗。 美国当然不能容忍自己的“后院”出现亲苏政权,于是对尼加拉瓜实施了严厉的经济制裁,还支持反政府武装发动内战。 这场内战打了整整八年,尼加拉瓜的经济几乎被摧毁,无数民众流离失所,后来桑地诺政权虽然保住了执政地位,但不得不调整外交政策,缓和和美国的关系。 可即便如此,尼加拉瓜因为当年的 “选边站”,经济发展落后了周边国家很多年,直到现在,仍是中美洲最贫困的国家之一。 其实对于小国来说,最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在大国之间保持平衡,利用自身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发展空间,而不是盲目地“押宝”某一方。 就像瑞士,虽然地处欧洲中心,却一直保持中立,既不和俄罗斯对抗,也不盲目追随西方,反而凭借中立地位发展成了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还有新加坡,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既和美国保持经济合作,也和中国发展友好关系,最终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崛起。 再看乌克兰,亚努科维奇和波罗申科的错误决策,本质上都是没有认清自己作为小国的定位,盲目地在大国之间“选边站”,最终让国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现在乌克兰面临的战争和困境,虽然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但根源还是在于历任领导人错误的政治和外交选择。 如果当年亚努科维奇能真正平衡好对俄和对西方的关系,不激化国内矛盾,乌克兰或许就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