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刷牙”是错的?医生提醒:不想牙齿提前坏掉,刷牙留心3点 最近,网上流传“睡前刷牙是错的”的说法,让不少人困惑:难道坚持多年的习惯竟是错的?其实,这一争议源于对刷牙时机的误解。医生指出,睡前刷牙本身没错,但“睡前最后一刻才刷”或“刷完又吃夜宵”的做法,反而会让牙齿暴露在细菌攻击下整晚。夜间唾液分泌量骤减,失去冲刷作用,未清洁的食物残渣会加速细菌繁殖,侵蚀牙釉质,长期可能导致蛀牙、牙龈出血甚至牙周炎。因此,睡前刷牙的关键在于“时机”和“方法”。 第一,刷牙时间要“提前”。 医生建议,晚饭后半小时到1小时刷牙最佳。此时口腔酸碱度已恢复平衡,既能避免饭后立即刷牙导致的牙釉质磨损,又能通过刷牙形成“清洁屏障”,防止睡前进食残留。若等到临睡前才刷,刷完再喝牛奶或吃零食,相当于白刷。 第二,刷牙方法要“精准”。 采用巴氏刷牙法:牙刷与牙龈呈45度角,轻柔画小圈清洁牙缝,每颗牙刷10次,确保内外侧、咬合面全覆盖,全程需3分钟。避免横向拉锯式刷牙,否则会磨损牙颈部,导致牙龈萎缩。 第三,工具选择要“讲究”。 优先选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软毛能减少牙龈刺激,含氟成分可强化牙釉质。若牙齿有烟渍、茶渍,可短期用中毛牙刷,但需及时换回软毛。此外,刷完牙后别忘了轻刷舌苔,减少细菌滋生引发的口臭。 牙齿健康需要科学守护,从今天起,调整刷牙习惯,让每一颗牙都“安全过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