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从大别山到苏北平原:抗日英烈童世明的山河印记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李鑫通讯员崔睿洪晓燕

2025年8月,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黄河故道东堤旁的世明村,尚未褪去的暑热里,透着追寻英烈足迹的热忱。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融媒体中心记者一行来到以商城籍抗日英雄童世明命名的村子,村中早已被瞻仰者脚步磨得发亮的纪念碑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该村世明小学原校长陆凤珮已88岁高龄,此刻站在纪念碑旁,他依旧热情洋溢地向记者讲述:“当年童世明团长在那条河里带战士冲锋,子弹嗖嗖飞……没有他,就没今天的世明村!”老人眼角颤动,仿佛又见到了1943年春季的硝烟。

1943年春,日军重兵第二次“扫荡”盐阜地区。3月16日,新四军三师二十二团与300余日伪军战于涟水黄营子,近10小时激战毙敌近百,重创日伪“清剿大队”。3月19日,600余日军沿废黄河西岸南下,妄图报复驻守阜宁单家港的二十二团。童世明指挥部队占制高点筑工事,迎头痛击来敌。

“敌人多次冲锋失败后,想迂回到我军后方。童世明为指挥部队撤退,群众们转移时,却遭敌弹袭击受伤。”老人陆凤珮,无数次讲起这段战斗,场景仿佛历历在目。童世明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年仅31岁。

史料记载,单家港战斗激战3个多小时,击毙日军267人、伪军80余人,二十二团牺牲23人,敌我伤亡比达15:1,成为盐阜地区歼敌最多的战斗,被誉为“杀伤敌人最大”的阻击战。

这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让童世明的名字永远镌刻在盐阜百姓心中。为缅怀他与22名烈士,阜宁抗日民主政府为纪念他与22名烈士,在单家港南边高庄村建烈士公墓立碑,碑刻“野蔓荒烟埋忠骨,斜阳芳草吊英魂”挽联。县政府还改高庄村为世明村、单家港为世明港、单家港小学为世明小学。近年来,世明村进一步延续这份纪念,建起了童世明事迹陈列室,泛黄的照片、清晰的作战示意图,静静诉说着烽火岁月;2015年8月,童世明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童世明的事迹被盐阜人民刻在碑上,记在心里;他的革命精神萌发于千里之外的家乡。童世明1912年10月出生在河南信阳商城县,这里也是一片红色沃土,曾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重要区域。1929年,17岁的他受家乡革命浪潮感召,投身革命。1930年,他加入红军与中国共产党,在大别山区转战,参与多次反“围剿”,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优秀指挥员。他原名童锡福,徐向前总指挥曾说:“童锡福绕口不响亮,共产党人干革命为世界光明,你就叫童世明!”这个饱含理想的名字,伴随他此后的战斗生涯。

1934年11月,童世明从罗山县何家冲随红二十五军长征。无论长征中被错撤职务仍挑锅坚守,还是抗战时在平型关杀敌、南下开辟根据地,他都将家乡牵挂藏心底,扛起民族责任。他曾给家人写信只提自己是连长,家人后来才知,1941年,他已是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二团副团长。

牺牲消息传回商城老家时,父母悲痛却也为儿子骄傲。童世明之子童一本回忆:“爷奶领到烈士证书和模范奖,说父亲永远回不来了,以后就剩我们兄妹俩。”虽然父亲牺牲时他年幼不知,但祖辈讲述的英雄事迹和家里珍藏的烈士证书,深深烙在他心中。

盐阜与商城虽然相隔千里,却因抗日英雄童世明紧密相连。商城县始终珍视这位本土英雄,并将其故事纳入地方革命历史宣传。2025年8月17至19日,商城县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赴羊寨镇单家港村和世明村取景、采集史料、访谈人物,策划拍摄专题纪念片《山河印记—童世明烈士抗战纪实》,将通过学校教育、红色宣讲,让商城子弟了解英雄历程,让英雄精神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