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输给法国女排,三大因素需引起教练组反思 中国女排在世锦赛首轮便被法国女排淘汰,一轮游的惨状令业界内外人士大呼难以相信。 然而,这就是摆在中国女排面前的凄惨现实,让人无法也不能回避。 回顾中国女排的这次失利,3大因素必须引起教练组的深刻反思。 一是新秀球员集体哑火。 新秀主攻双子星吴梦洁和庄宇珊双双哑火,这多少令人有些意外。而关键时段新秀二传张籽萱始终不敢传4号位李盈莹,死传2号位让高意被拦,令龚翔宇露馅,显示出二传与李盈莹的配合严重不搭调。试想,如果替补二传是刁琳宇或姚迪,就算李盈莹仅有五成力,也必能轻取第2局,砍下第4局,届时最终比分将完全反转。 新人成长需要交学费,只不过,中国女排交得昂贵了些。接下来,中国女排要怎么定型,教练组需要好好反思。 二是缺乏核心球员的球队注定走不远。 中国女排每局打到局末便迟迟不下球,最终被法国女排逆转,反映出这支年轻的中国女排队内的确如杨昊所言,是打整体的队伍,真没有打造队伍核心球员的打算。 这支队伍中并非没有实力球星,也不乏潜力新秀,但一句打整体,队员皆言每个人都很努力,便注定了今天集体平庸的局面。 危难中,张籽萱不停地给龚翔宇机会,无奈其实力不逮,难以一槌定音。而最后迫于无奈才想到李盈莹,却因传球质量不足令李盈莹难以建功立业。 或许,不需要球星和核心的教练组得认真反思了。下一步,专练张籽萱和李盈莹的传攻配合才是王道。不承认球星不地道,不打造队伍核心却是不折不扣地失职和渎职。 三是战前准备不足。 法国女排3边攻集体开花,中国女排说是教练组做足了战前分析和准备,恐怕地球上没几个人能够相信。 骄兵必败,千古至理。教练组深思。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