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李璟
作为新时期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更新既是拉动内需、改善民生的基础工程,更是培育新质生产力、重塑城市竞争力的战略支点。
8月28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决胜收官‘十四五’谋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城市更新篇,介绍“十四五”期间湖北推进城市更新取得的重大成果和重要进展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介绍,“十四五”以来,湖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20年的62.89%提升至2024年的66.35%,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全省累计实施城市更新项目7800余个,完成投资额近3500亿元;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84万个、惠及270万户居民;巧用“城市角落”建成口袋公园1300余个,开放共享公园绿地1200余公顷;建设改造各类供水、供气、排水管网管线2.7万公里,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稳步提升。
“十五五”时期,湖北将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加快从“投资于物”转向“投资于人”,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努力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
加装更新电梯超过1万部
“十四五”期间,湖北主动顺应老百姓居住需求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一体推进“四好”建设,统筹优化服务供给,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空间,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快探索,选定10个项目开展省级试点,重构房地产商业模式,推动房地产从“建房子、卖房子”向“既建房子卖房子、又造服务卖服务”转变;危旧房改造蹚出新路,全省已有48个项目采取“原拆原建”方式推进老房更新,6500余户居民住上安全舒适的新房;旧区改造提质增效,累计实施棚户区改造11.32万户、城中村改造3.5万户,加装更新电梯超过1万部;补齐居住社区建设短板,完整社区覆盖率达30%,4个社区入选国家级完整社区试点;打造“全市一个停车场”,17个市州全部建成城市级智慧停车平台,“停车难”正在变得“好停车”。
“十四五”期间,湖北坚持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管善治,不断提升城市“平、明、绿、美、净、齐”的水平,公共空间持续焕新。
用5100公里荆楚绿道串联城市生活,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较“十三五”末提高1.95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较“十三五”末提高3.88个百分点,基本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更换新型窨井盖15万个,解决“跳跳盖”问题,守护了群众“脚下的安全”;全省44片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19片完成保护更新,历史建筑数量增加至4455处、实现翻番,历史文脉在城市更新中焕发新生。
“十四五”期间,湖北坚持以绿色低碳为方向,推动减污降碳扩绿协同增效,促进了支点生态承载力的提升,生态颜值持续擦亮。
山水交融的格局更凸显,45个城市获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垃圾污水的治理更深入,污水集中收集率达75%,污水处理厂BOD进水浓度提升至100毫克/升,县级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完成率100%;绿色低碳的转型更系统,在全国率先出台县城绿色低碳建设标准,新建建筑节能率提升至72%。
金融赋能城市建设和功能提升
城市更新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支持。为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湖北多措并举支持金融机构满足城市更新项目融资需求。
湖北金融监管局联合省住建厅加强部门协作,在政策传导、整体部署、工作推进、项目准入、问题修复等方面上践行“同题共答、同向发力”,积极推动湖北“白名单”项目扩围增效,打好保交房攻坚战。同时,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主动对接城市更新项目,参与项目资金平衡方案设计,根据项目特点,综合运用现有贷款政策,积极创新金融服务支持城市更新,打好政策“组合拳”。截至7月末,全省“白名单”项目855个,授信审批3116.9亿元,累计投放2197.8亿元,授信金额和问题项目修复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湖北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即将出台城市更新项目贷款管理办法,待办法正式印发后,湖北将做好政策指导,引导金融机构紧密结合各市州政府制定的城市更新专项规划、项目清单,统筹谋划、周密实施,做好金融服务,推动办法在湖北落地见效。
对于“十五五”时期城市更新工作,湖北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湖北将加快从“投资于物”转向“投资于人”,聚焦4个方面发力。
探索可持续的更新模式。坚持更新提质、精明增长,以“重构房地产商业模式”为核心,以“重塑城市商业生态”为手段,以“安全化、适老化、适儿化”建设为重点,以“重组地上地下空间、整合各类支持政策和链接外部服务资源”为保障,找准用好“建设标准、资金平衡、群众工作”三把钥匙,在城市存量更新提质与增量小区开发建设中加快探索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抓实城市更新重点任务。对照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以城市更新为抓手,推动城市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加快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
健全城市更新体制机制。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建立“城市体检—专项规划—片区策划—项目实施方案—改造运营”的城市更新实施机制,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评估效果、巩固提升的工作路径。加快完善适应存量更新提质的土地规划、财税、金融、审批等政策体系,持续丰富政策工具箱。
高质量谋划实施城市更新重点项目。结合城市体检结果,围绕城市更新重点任务,认真谋划储备一批重点项目,统筹建立、动态更新项目库。加快组织编制城市更新“十五五”专项规划,积极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城市更新示范奖补等资金支持,有力有序推进一批城市更新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