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巴蜀金融“答卷人”!成都银行 2025 半年报解锁“规模质效”双优密码

□程航轩

8月26日,成都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报——不仅用“规模扩容、效益提质、价值跃升”的硬核数据,交出区域城商行的“期中高分卷”,更在英国《银行家》“2025年全球银行1000强”中位列第170位,交出一份“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助力成渝发展”的金融答卷。

从支持产业升级到服务民生需求,从筑牢风险防线到突破创新边界,成都银行正以金融“活水”浇灌巴蜀大地,在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发展中展现区域城商行的新担当。

核心业绩亮眼规模效益双升

翻开成都银行2025年半年报,一组组数据清晰勾勒出其上半年稳健前行的轨迹。

从盈利表现看,2025年上半年成都银行业绩增速始终保持“稳中有进、质效齐升”态势,核心盈利指标稳居城商行第一梯队。报告期内,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22.70亿元,同比增长5.9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17亿元,同比增长7.29%,这一增速不仅跑赢多数城商行,更通过营收与利润的协同增长,持续提升盈利“含金量”。

业务规模的稳步扩张,为服务实体经济筑牢根基。截至6月末,成都银行总资产较上年末增长1221.09亿元,增幅9.77%;存款总额为9834.81亿元,增幅11.02%,其中个人存款增量创下同期历史新高,“市民银行”的品牌黏性与客户基础进一步夯实。与此同时,信贷投放力度持续加大,发放贷款总额为8346.28亿元,增幅12.40%,增速高于资产规模,信贷资源精准流向实体经济重点领域。

盈利结构的优化,凸显其发展的可持续性。利息净收入作为营收“压舱石”,上半年利息净收入97.66亿元,同比增长7.59%;增长动力主要来自贷款规模扩张与资产收益的双向优化,发放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达158.60亿元,同比增长7.53%,其中公司贷款年化平均利率4.26%、个人贷款年化平均利率3.12%,既守住收益底线,又充分体现普惠属性。非息业务成为增长“新引擎”,投资收益表现亮眼,实现22.66亿元;尽管受市场环境影响,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短期承压,但投行、托管等核心业务持续突破:截至6月末,该行信用债承销份额124.29亿元、承销债券37只,两项指标均位列四川省第一,还成功助力客户落地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债券,金融服务已覆盖省内75%的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人。

精细化管理下的成本管控成效同样突出。上半年,成都银行成本收入比降至23.18%,较上年同期下降0.61个百分点;对比2024年A股上市银行31.56%的平均成本收入比,该行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用高效运营为利润增长释放更多空间。

特色金融发力锚定战略机遇

作为扎根四川、辐射成渝的本土城商行龙头,成都银行始终紧扣国家战略与地方发展脉搏,以“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为着力点,深耕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在科技金融领域,成都银行围绕成都市16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持续完善“专营机构+专业团队+专项授信+专属产品”的全链条服务模式,推出“科企贷”“秒贴宝”等定制化产品,直击科技企业“轻资产、融资难”痛点。上半年,该行对成都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创板及创业板上市企业的综合金融服务覆盖率均超8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户数达1057户,贷款金额突破213亿元,为区域科技创新企业从“幼苗”到“参天树”的成长提供全程金融服务。

聚焦绿色金融,成都银行以服务“双碳”目标为核心,持续完善绿色信贷体系,加大对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领域的支持,优化“川碳快贴”专项工具,推动一批绿色产业项目加速落地。同时,积极运用绿色金融债等多元化融资工具,为区域节能减排、绿色转型项目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

普惠金融方面,成都银行以“润园惠企”金融行动为抓手,依托成都市“3+22+N”产业园区体系组建专属服务专班,上半年主动上门对接园区企业超3000户,将金融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该行还深化“银税互动”机制,推出园区物业购置专项贷款,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围绕“天府粮仓”建设,推广“惠农贷”特色产品,并借助“农贷通”平台打通“三农”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6月末,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农贷通”平台累计投放金额位居成都市第三位,切实激活小微企业与乡村市场活力。

与此同时,成都银行在养老金融与数字金融领域同步发力。前者推进网点适老化改造,上线适老版线上服务界面,让老年群体享受更便捷的金融服务;后者则通过智慧投行系统、中小微企业资金流管理系统等相继投产,以科技赋能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与精准度,全方位满足区域多元金融需求。

筑牢风险屏障激活增长动能

“稳”字是亮色,更是底色。成都银行始终将风险管控视作发展“生命线”,截至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稳定在0.66%的低位,连续多年低于全国城商行平均水平,展现出极强的风险抵御能力;拨备覆盖率达452.65%,稳居行业第一梯队,风险缓冲能力充足;贷款拨备率2.98%,进一步夯实风险抵补“安全垫”。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成都银行紧扣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在赋能实体与民生中锻造核心竞争力,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在融入重大战略方面,该行聚焦区域重点需求强化专业化服务: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二期等成都标志性项目提供专项信贷支持,报告期内申报及发行专项债超450亿元;瞄准现代化产业体系,累计向优势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放贷款超800亿元,服务制造业企业超1800户;心系民生保障,为“家门口的好学校、好医院”建设注入资金超160亿元,实现金融服务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

在市场化竞争中,成都银行持续强化经营特质:全行个人存款增量创同期历史新高,“市民银行”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深化;完善“两图一表”行业研究体系,系统绘制全市16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图谱,为精准服务提供数据支撑;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及余额较上一轮规划期分别增长超100%、120%,“成行消贷”特色品牌效应凸显;异地分行表现亮眼,存贷款增量占比均超30%,个人存款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区域布局成效显著。

“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贯穿服务始终,成都银行不断完善客户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通过优化线上渠道、简化线下流程、整合服务资源,大幅提升对客户核心需求的洞察与响应效率;丰富基金、理财等产品货架,满足城乡居民多元化财富管理需求;同时深化客群分层分类经营,让客户切实享受到更优质、便捷、贴心的金融服务。

站在半年节点回望,成都银行用“规模、效益、质量”协同发展的成果,证明了区域城商行服务地方经济的“硬实力”;接下来,这家扎根巴蜀的上市城商行,还将继续在“金融赋能”的赛道上加速奔跑,以更优服务回馈股东与客户信任,以更强担当助力国家战略落地——未来的“成行答卷”,值得更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