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中国旅行团8人自驾游瑞典,采摘食用野生蘑菇集体中毒!爱采摘的瑞典人,为什么从来不透露“蘑菇坐标”?

当地时间8月26日,瑞典北部城市基律纳发生一起大规模蘑菇中毒事件。8名来自中国的游客在当地采摘并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中毒症状,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目前,医疗部门尚未公布游客具体健康状况及仍在接受治疗的人数。

基律纳医院急诊科

据瑞典媒体《晚报》(Aftonbladet)报道,此次中毒的8名游客来自一个中国自驾旅行团。事发当天,他们因出现明显中毒症状被送往基律纳医院,医院在评估情况后迅速启动应急状态。

基律纳医院急诊科主任海伦娜·弗雷德里克松·奥格伦(HelenaFredrikssonÅgre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接收如此大规模的蘑菇中毒群体非常罕见,我从未遇到过类似情况。”她介绍,基律纳医院仅有18张病床,且以急诊医疗为主,“我们很快意识到需要与该地区其他医院合作,才能妥善处理这一情况”。事发次日(27日),医院外的停车场仍停放着四辆挂着中国牌照的汽车,而部分中毒游客已被转往该地区其他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医院外停放着几辆挂着中国牌照的汽车

目前,医疗人员尚未确定游客误食的具体蘑菇种类,也未明确蘑菇的采摘地点。海伦娜解释,“医疗系统的重点始终是观察患者症状并提供救治,这些游客当时已出现清晰的中毒迹象,但我们尚未知晓蘑菇的具体来源。”

针对此次事件,瑞典蘑菇顾问鲁特·福克(RutFolke)表示,虽然当前季节尚早,基律纳地区的蘑菇总量较少,但该区域仍存在可能致命的毒蘑菇。鲁特介绍,瑞典约有10种野生蘑菇在被食用后可能导致致命伤害,其中部分毒蘑菇的外形与其他国家的可食用蘑菇相似,容易造成误采。“在北博滕地区的内陆地带,常见的致命毒蘑菇包括白毒蝇伞和毒鹅膏”,她强调,这两种蘑菇均含有鹅膏毒素,一旦进入人体便会对肝脏造成损伤。此外,瑞典野生蘑菇中还存在含奥雷兰毒素的种类,这类毒素主要损害肾脏功能。

该地区发现的一种有毒蘑菇

据瑞典社会事务局(Socialstyrelsen)统计数据,瑞典每年平均约有40人因蘑菇中毒寻求医疗帮助,此次8名游客集体中毒的情况实属罕见。

目前,北博滕地区医疗部门仍未公布中毒游客的具体健康状况,也未说明目前仍在接受治疗的游客人数。海伦娜表示,“部分患者已转至其他医院,因此我们无法提供更多关于他们现状的信息。”

新闻多看点

瑞典人的“蘑菇信仰”

在瑞典,采蘑菇其实是一件非常正常,甚至神圣的事情。对他们而言,蘑菇不是危险的陌生物,而是秋天森林里的黄金。

每到八九月,瑞典人最爱的休闲方式之一就是拎着篮子,全家进森林采蘑菇。尤其是鸡油菌(kantarell),被称为“森林里的黄金”。炒一盘黄澄澄的鸡油菌,配上烤面包和奶油酱,那是整个北欧人的秋日浪漫。

瑞典还有“Allemansrätten”(公众通行权),允许任何人进入森林采蘑菇和浆果。于是,秋天的森林里,常常能看到父母带着孩子,边教边捡的温馨画面。

小红书等中文社交媒体也有不少分享“瑞典采蘑菇攻略”的帖子。

当然,真正的瑞典老司机们,还都有属于自己的“秘密点”(kantarellställe)。这可是比银行密码还要保密的财富。你要是问瑞典朋友:“哪里能找到鸡油菌啊?”得到的回答多半是一个“神秘微笑”,然后换个话题。传说中的“蘑菇坐标”,宁可带进棺材,也不会随口说出。

如果说秋天属于蘑菇,那么春天就是野菜的舞台。熊葱(ramsons,俗称野韭菜)、荨麻、野酸模,甚至野生浆果嫩芽,都能进厨房变身大餐。

春天的瑞典餐厅菜单上,经常会出现这些野菜的身影。荨麻汤、熊葱酱、野酸模沙拉……乍一听有点草根气息,但在米其林厨师的手里,能被端上白瓷盘,摇身一变成精致的“森林料理”。

换句话说,瑞典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亲密而专业”的互动。他们享受采摘的乐趣,但前提是——他们真的懂。

所以才会有瑞典网友无奈感叹:“采蘑菇在我们这是生活艺术,不是生存游戏。”

瑞典每年都有几十例蘑菇中毒入院的案例,当地人都知道“不认识的绝对不碰”是铁律。

采蘑菇和采野菜是瑞典文化里非常迷人的一部分,值得体验。但前提是,要么找当地向导,要么先做点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