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教师与学生“不文明”聊天,“辞退”只是第一步 | 新京报快评

8月30日凌晨,山东省蓬莱第二中学微信公众号发布情况通报称,我校发现网络上传播本校一教师与学生的不文明聊天记录后,立即协同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经查,涉事教师刘某某严重违反校规校纪和教师职业道德,8月28日,校方对其予以辞退。此前,相关聊天记录在网络上广泛传播。

从处理层面看,涉事学校的处理速度不算太慢。从发现问题到确认事实,再到决定辞退涉事教师,整个过程用时不长,这体现出校方对师生关系越界的“零容忍”态度,对潜在的类似事件也是一个震慑。

然而,这个过程中,对网友呼吁检视聊天记录细节,避免校方“避重就轻”的声音,亦需得到重视。在此类事件中,如果相应的聊天内容已经超出“不文明”范畴,对受害学生构成猥亵或者性骚扰,那对涉事教师的处理显然不能止于“辞退”。

这方面,相应的法律法规相当完善。如早在2018年,教育部出台《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时就曾明确,对于有猥亵、性骚扰等严重侵害学生行为的,一经查实,不仅要将其清除出教师队伍,还要录入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任何学校不得再聘任其从事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现实中也不乏类似的处理案例。据媒体前几天报道,中国裁判文书网上的一则案例显示,一职业中等学校的班主任马某某,通过微信小号多次给班上3名未成年女学生发送不雅信息,被警方认定构成猥亵,并对其作出行政拘留15日的行政处罚决定。

因此,回到此事去看,相关部门应当进一步深入调查,结合聊天记录的具体内容、涉事学生的年龄与身心状态,准确判断涉事教师行为的性质。如果相应的聊天记录涉及性骚扰等问题,涉事教师就有必要被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让其承担法律责任。

换言之,“辞退”只是学校层面的处理,“校规处置”不能替代“法律追责”。如其聊天内容涉及猥亵和性骚扰,“辞退涉事教师”只是处置的第一步,而非终点。同时,此事也反映出涉事学校在师德监管等层面存在漏洞,学校必须以此为戒,进一步强化相关方面的要求,重申师生交往的“红线”与“底线”。

维护学生基本权益,明确师生交往边界,从来都不是说说而已。唯有让制度“长牙”,对那些伤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教师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方能切实守护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

撰稿/苏士仪(媒体人)

评论列表

菱∩
菱∩ 1
2025-08-31 16:56
从“辞退”切入,却不局限于“处理结果”,反而深挖背后的监管漏洞和体系建设,句句戳中公众痛点!尤其追问“为何能站上讲台”“如何避免下一个”,直接把问题从“个案处理”拉到“行业规范”的层面,既解气又有深度。毕竟大家怕的从来不是“有人被查”,而是“查了还会有”,文章点出“建体系、扎笼子”的关键,才算真正说到了根上!
用户10xxx52
用户10xxx52
2025-09-01 09:50
请问那个出轨16岁中学生的女教师移送司法了吗。

用户27xxx73 回复 09-02 08:23
16岁自愿 不犯法

用户35xxx56
用户35xxx56
2025-09-01 16:56
垃圾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