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此时鼓励城市老旧房子翻新,只能说明一件事,官方已经下定决心不在城市新房兜底,可以想象的是城市新房价格在以后日子一定会比现有价格还要更低。 说白了,现在不是“没房住”,而是“住得不够好”,官方这招“只翻新不兜底”,就像给城市做“微整形”,把“摊大饼”的发展模式,改成了“精装修”。 官方为啥这么舍得砸钱?算笔账就明白了:中央财政2025年要掏650亿专项补贴,地方政府专项债也优先给旧改项目。 广东东莞单个项目最高能补3000万,比直接拆建省钱多了——旧改平均每平米花1万2,其中政 府只出30%,业主掏40%,社会资本出30%。 去年全国旧改项目省了16亿平米土地,相当于全国耕地面积的2%,这地要是用来盖新房,不得 砸手里? 有人问:“官方为啥不直接救新房?”答案就俩字:怕亏!现在全国新房库存压力大,要是再大拆 大建,新盖的房子卖给谁?就像你家里已经有10双鞋,商场又打折卖你20双,你买不买? 过去“拆旧建新”搞了十年,结果很多地方欠了一屁股债,住建部现在明确说“老城不能再拆”,去年旧改项目省下的土地,够种多少粮食?要是强行救新房,可能重蹈“土地财政”的覆辙。 看着老小区从“脏乱差”变成“网红打卡地”,我突然懂了:官方的“不兜底”,其实是种“智慧躺平”,过去我们总想着“拆了重建”,现在发现这招越来越不管用,就像你总买新衣服,旧衣服堆成山,最后发现最常穿的还是那几件经典款。 老房翻新看似“小打小闹”,实则是在下一盘大棋:让年轻人愿意留在老城区,不用挤着去郊区买房;让业主自己参与改造,避免政府大包大揽,用科学规划代替“拍脑袋决策”,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当然,这过程中也有“坑”:比如郊区老房可能因为改造慢而贬值,比如有些业主消息不灵通,错过政策红利,但总体来说,官方这招“只翻新不兜底”,是对城市发展规律的尊重,毕竟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