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票赞成3票反对,泰国佩通坦被迫下台,当着记者面,说出了真心话 昨天下午,39岁的总理佩通坦被裁定违宪,解除职务,这位泰国史上最年轻的女总理在离开总理府时,面对镜头依然保持镇定,但她的一句话却耐人寻味:“我将把我的支持传达给下一届政府”,这话听起来客气,却暗含着几分不甘与无奈。 佩通坦的下台,表面上看是一通与柬埔寨洪森的电话引发的政治地震,实则暴露了泰国政治中司法、军方与民选政府之间长期博弈的深层矛盾。 而她也不是第一个栽在宪法法院的钦那瓦家族成员,有人说,这是一种“司法政变”,比军事政变更体面,却同样有效。 泰国军方这次倒是学乖了,过去他们习惯用坦克和枪杆子解决问题,但这一次,他们退到了幕后。 一是因为民意强烈反对军人干政;其次军方发现,通过司法和议会斗争一样能实现目标,既维护“表面民主”,又保住实际利益。 佩通坦的“真心话”,与其说是对裁决的抗议,不如说是对泰国政治规则的妥协,她强调自己“为了国家利益”。 但现实是,在泰国真正决定政治走向是王室、军方和司法系统的复杂平衡,钦那瓦家族代表的草根民粹主义,屡屡在这些力量面前碰壁。 边境冲突不过是导火索,事实上,泰国与柬埔寨的边境问题历来敏感,背后还牵扯到地区大国博弈,佩通坦试图用家族人脉缓和局势,却低估了国内政治的斗争烈度。 目前来看,佩通坦的离去,短期内可能带来三种影响。 一方面政局僵持,执政联盟在国会势弱,新总理选举可能面临僵局;其次经济压力,泰国经济增长本就疲软,政治不确定性将进一步打击投资者信心。 最关键的是地区关系的变化,柬埔寨与泰国刚刚达成的边境缓和协议,可能因泰国政府更迭而面临变数。 长远来看,泰国政治依旧难逃“轮回”的魔咒,民选政府与传统势力的博弈从未停止,而宪法法院越来越成为后者“合法扳倒前者的工具”。 佩通坦的案例再次证明:在泰国,光有民意支持不够,还得学会与王室、军方和司法系统共处,这一点,他信没做到,英拉没做到,佩通坦也没做到。 也许佩通坦真正的“真心话”并未完全出口,她或许想说的是,泰国民主仍是一条漫漫长路,而钦那瓦家族的挑战,还远未结束。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