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给老婆买黄金! " 火热七夕,见证爱情最好的模样

今日七夕,能和室外高温相媲美的莫过于杭城各大婚登处。上城区的“3生有幸·情定桃花湖”七夕集体婚礼、钱塘区的“钱塘囍事“以及淳安的千岛湖·秀水婚典都为这个节日增添了不少“中国式的浪漫”。

为了给年轻人的”甜蜜事业“添砖加瓦,杭州自8月28日-12月31日,在各区(县市)两级婚姻登记处登记结婚的新人均可申领甜蜜经济消费券,一起走进西湖区婚姻登记处,见证他们的甜蜜时刻。

"领了消费券想给老婆买黄金"

今年,西湖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迁至风景秀丽的西溪湿地。活动现场开设了“缘起西溪・情定西湖”为主题的游园活动,新人们可以沿着“喜堤”景观线,参与“好柿成双”“仿古妆台”“婚俗互动”三大体验活动。

上午,沿着“福堤”前行,在古桥、流水、荷花簇拥下看到一座充满古韵的中式建筑,便是婚登处了。早早赶来的情侣们依次取号等候,从大厅一直排到了门口。在二楼的颁证处,准新人们笑逐颜开,在高温下许下爱的“誓言”。

“你们也被我老婆颜值吸引吗?”正在进行新婚辅导的麻先生有着北方人的幽默。他和任女士相识于公司组织的联谊活动。恋爱一年半后两人决定“将爱升级”,一个月前,他们等到深夜12点抢到了西湖区的号。

“这里的环境很好,我经常会在附近跑步,今天如愿了。”麻先生说接下来他们就准备出发去海边庆祝新婚。

杭州人毛先生和李女士自带设备记录了他们婚登的整个过程。

拥吻、公主抱、各式摆拍,相比于老婆的文静,毛先生说在他俩的相处中,他是气氛担当。

婚登结束后,他们领到了结婚大礼包。

怎么花这笔钱?

“给老婆买黄金。”毛先生说。

在婚登处,除了甜甜蜜蜜的小两口,还有一对白发老人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87岁的何奶奶和爷爷两天前从金华赶来见证外孙女芳芳和秦先生人生中的这一重要时刻。

芳芳和秦先生是同学,恋爱六年,去年订婚后在杭州有了自己的小家。

今天这个重要日子,秦先生的父母也特意请假从山东赶来见证小两口的“幸福”。

“我们的祝福就是希望孩子们和和睦睦,遇事有商有量。”从小看到外孙女长大的何奶奶尽管喜悦,但也带着一丝不舍。

此外,在“爱在七夕·甜在西溪”2025首届西溪甜蜜会活动中,参加完集体婚礼的新人们纷纷打卡、抽奖,特设的“婚姻驿站”也为新人们免费提供清凉礼包。

“今年七夕有200多对新人登记预约,也有临时过来的,我们会加派人手、延长时间,全力为新人做好服务。”西湖区婚姻登记服务中心负责人梅佳介绍:婚登处也为新人们准备了各种打卡装置、大礼包和甜蜜经济消费券等让新人尽享节日的浪漫与喜悦。

70年的婚姻是什么模样?

十对钻石婚夫妻用一生诠释“爱是陪伴”

为了庆祝这个“中国式情人节”,杭州市第三社会福利院(以下简称“市三福院”)的爷爷奶奶们也在上城区婚姻登记处举办了“岁月鎏金爱在桃花湖”七十周年钻石婚主题活动。

“婚前甜言蜜语堆成山,婚后有了娃,家务就得一起扛!”

在分享环节,泮爷爷和孙奶奶一句带着生活烟火气的“真心话”,逗得全场笑声此起彼伏。

杨爷爷和柴奶奶则带来一段军旅夫妻(杨爷爷曾是抗美援朝志愿军,柴奶奶曾是军医)的回忆——柴奶奶曾独自带着两个孩子从临安远赴苏联与爷爷团聚。

“那时候路途遥远,太不容易了”,杨爷爷话音未落,柴奶奶便笑着接话:“一年只能见两次,就是想早点见到他!”话音刚落,全场大笑,瞬间点燃了现场的甜蜜氛围。

接着,10对携手走过一甲子的钻石婚夫妻,身着熨帖整齐的唐装出席,奶奶们轻轻帮忙理了理爷爷们的衣角,爷爷们则小心攥着奶奶们的手,在护理员的搀扶下,缓缓地走向宣誓台,再度重温结婚仪式,弥补当年的心愿。这短短的几步路,把“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浪漫写得淋漓尽致。

到了宣誓仪式环节,爷爷奶奶们接过“沉甸甸”的婚书,烫金的“囍”字衬着缠枝莲纹,仿佛把七十年的时光都凝在了这方寸之间。

“现在领证好啊,我们当年就一张红纸,连照片都没有!”

“我们送块印花手帕就算定情礼咯!”爷爷奶奶你一言我一语,满满感慨。

这时候,一对刚领完红本本的年轻夫妻出来,泮爷爷和老伴孙奶奶将手中那束象征着幸福绵延的手捧花,以及一把刻有“囍”的精致同心锁,郑重地交到他们手中,祝福他们甜蜜相守、长久相伴。

杭州市三福院负责人介绍了活动的初心:“选择在七夕这个浪漫的节日,既是想带长辈们感受当下的婚俗文化,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也希望通过满满的仪式感,凸显长辈们婚姻的榜样力量,让长辈们70年“钻石婚”的甜蜜可以代代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