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马龙:全民健身热起来幸福生活动起来

清晨的龙泉公园,晨练的市民伴着鸟鸣舒展筋骨;傍晚的历史文化广场,广场舞队伍伴着旋律翩翩起舞;周末公园的健身步道上,游人携手漫步……目前,在马龙区,全民健身的热潮正融入城市生活,成为市民的“标配”。

完善基础设施

打造“15分钟健身圈”

“以前想锻炼得跑很远,现在小区楼下就有健身器材,太方便了!”家住通泉街道的市民王阿姨指着楼下崭新的健身设施笑着说。

马龙区在城区新建和改造体育馆、健身中心等设施;在公园、广场、社区,新增健身路径40余条、智能健身驿站20余个,实现每个乡(镇、街道)都有综合健身场地;在乡村,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为行政村配备篮球架、乒乓球台等基础设施,修建环山环湖步道、田园健身绿道等,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健身服务。如今,“15分钟健身圈”已遍及城乡,设施完好率保持在95%以上。

广泛开展活动

点燃全民健身热情

“下面,开始健步走!”一声令下,73支代表队2900余名职工运动员从马龙历史文化广场出发,沿着绿树成荫、风光秀丽的龙海路、龙泉东路,一直走到旅居村杨外营。这是日前举办的马龙区2025年职工运动会健步走活动的热闹场景。同时开展的体育项目还有篮球、气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象棋、围棋等。

马龙区立足“竞走之乡”的文化底蕴,着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除举办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外,还积极举办不同规模、不同参赛对象的篮球、气排球、羽毛球等比赛;通过举办城市老年人、农村老年人体育运动会等,进一步丰富城乡老年人的文体生活;成立篮球、羽毛球、广场舞等群众体育协会,常态化开展“周末联赛”“社区挑战赛”等比赛,让不同年龄段的市民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掀起“人人爱运动、天天有活动”的热潮。

深化体教融合

夯实全民健身根基

“每天放学后我都会竞走,这不仅锻炼了身体,还让我更有毅力了。”马龙区第一中学学生小李说。作为“竞走之乡”,马龙区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相结合,在中小学校组织开展竞走、田径等特色体育课程,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马龙区所有中小学均配备专职体育教师,开设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课。同时,鼓励少体校、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为更多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健身服务。通过体教融合,不仅培养出黎则文、赵成良、张俊等优秀运动员,还让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小手拉大手”的家庭健身氛围。

健全服务体系

让健身更科学规范

“这个智能健身驿站太先进了,能测体质还能给出运动建议!”在城区一家智能健身驿站,市民张先生正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体质测试。马龙区建立区、乡、村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定期开展健身指导、科学运动讲座等服务。区体育中心设立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为市民提供免费体质测试和“运动处方”。教体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运动知识,让市民健身更科学、更安全。完善的服务体系让全民健身从“热情参与”向“科学参与”转变,提升了市民的运动体验感。

如今的马龙,从城区到乡村,运动的身影随处可见;从老人到孩童,健身的热情日益高涨。全民健身不仅强健了市民体魄,更成为提升城市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

曲靖融媒特约记者查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