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劳动午报
8月27日,一场以“安全守护你我他,应急体验零距离”为主题的2025年广州应急安全全民体验活动在广州应急安全全民体验馆举行。活动现场,3位市民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穿上雨衣、雨鞋进入台风体验室。里面既有四面八方的“雨”,也有呼呼作响的“12级台风”声,模拟真实场景的安全教育让体验者迅速掌握个人防御台风的科学方法。(8月28日《南方工报》)
据报道,此次活动的举办,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大型综合性沉浸式应急安全教育场馆落成。该场馆围绕生存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3大主题、12个重点应急安全行业领域,设计超过360个展项、1万多个知识点,通过运用声、光、电等多媒体视觉影像技术以及VR、AR等高科技互动体验设备,采用图文说明、模型陈列、动画演示、影视案例、互动体验等表现形式,激发公众学习应急安全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
相较于传统应急安全教育,沉浸式教育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例如,通过VR、AR等高科技手段模拟12级台风和特大暴雨等自然灾害场景,能使体验者直观感受所受到的严重危害,增强对安全隐患的警觉性,有效提升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笔者以为,沉浸式应急安全教育为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和救护能力开辟了新的路径,是一种方式方法上的创新。学习者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场景中的“主角”,可更好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让应急安全知识更易入脑入心,从而让公众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多一份从容,少一份慌乱,为社会安全筑牢坚实防线,让百姓的生活更加安全、和谐。
□周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