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文轩图库
摇摇欲坠的绿地控股,2025年的半年成绩单终于出炉,暴跌的利润和亏损为绿地控股的发展前景再添迷雾。
01
利润总额暴跌
8月26日晚,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地控股)发布2025年半年报告。其报告显示绿地控股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44.96亿元,同比下降18.06%。
利润总额为负的35.87亿元,同比暴跌466.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高达35.06亿元,同比降幅1772.4%,较上年同期盈利2.1亿元大幅下跌。
其核心业务房地产业务方面,今年上半年合同销售金额为339亿元,同比增长6.6%,合同销售面积373万㎡,同比增长25.6%。
然而,绿地控股上半年销售结构并不均衡,其中商办产品占比69%,成为核心销售来源,住宅销售占比仅为31%-32%。
基建业务方面,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33.22亿元,在建项目总金额6282亿元其中包括房屋建设4333亿元和基建工程1779亿元。
上半年,绿地控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4.7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52.18亿元增长到52.48%。
截至今年上半年,绿地控股总资产为1.05万亿元,较上年末下降4.35%。
过去三年时间里,绿地控股利润先腰斩,再出现巨额亏损,且亏损持续扩大。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绿地控股净利润分别为46亿元、-111.2亿元和-197.4亿元。
针对上半年业绩亏损情况,在绿地控股半年业绩预告中便给出解释。其一、市场下行,公司房地产业的结转规模及结转毛利率、基建产业的营收规模,同比跌幅较大;其二、部分房地产项目拟计提减值准备;其三、房地产项目利息资本化减少,计入当期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增加。
02
绿地的多事之秋
2022年11月,绿地控股未能偿还到期的3.62亿美元高级票据,正式爆雷。
这几年的绿地控股深陷多事之秋,每况愈下的经营业绩和高企的负债水平,随时都在向外界展示一个岌岌可危的状态。
进入2025年,债务压力仍未缓解。2月,绿地及其关联公司因未履行法律义务,被多地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金额累计达6.9亿元。
天眼查APP显示,绿地集团司法案件超过999件、股权冻结31件,风险总量高达5万余条。
2024年末,绿地控股债务发生系统性违约金额约170亿元,占有息债务总额约7.4%。
2025年3月,绿地集团因江苏、安徽事业部合并引发裁员补偿争议及欠薪问题持续发酵,逐步升级为员工集体维权事件。
由于资金问题,绿地项目也陷入交房难问题。位于江苏省仪征市的绿地仪征城际空间站项目,交付日一拖再拖。等到最终交付时,业主收到的却是一片狼藉的房屋,甚至不少房屋未能达到交付标准,最终导致业主集体维权。
有媒体统计,截至2025年7月,绿地控股境内共有48个项目停工,主要分布在郑州、武汉、西安等城市。具体包括深圳绿地新都会、杭州绿地华家池印、郑州绿地滨湖国际城、西安绿地兰亭公馆、佛山绿地未来城、合肥绿地新都会等项目。
位于成都市备受关注的第一高楼项目绿地蜀峰468,也反复陷入停工、复工以及被出售传言。
图源:文轩图库
在房地产行业大震荡时期,绿地控股一举一动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实际上,绿地近几年来也在努力翻身。
03
为求自保割肉卖血
时间追述至2019年,绿地西南地区多个项目被传出售。涉及到的项目有绿地中央广场GIC、成都绿地城、绿地中心四级酒店等商业项目。彼时媒体报道显示,上述项目将优先考虑整栋销售模式。
随后被彼时绿地控股西南区域管理总部营销负责人否认消息不属实,但确认项目后续还是会散售。
2020年5月,绿地控股以48.54亿元出售外滩中心T2幢办公楼。同年底,绿地控股再次被传出计划出售上海、江苏等地14个项目,总价值约231亿元,其中包括苏州绿地中心、青浦绿地中心等。
这之后的2023年初,持续深陷债务困境的绿地控股以5.6亿价格,差不多同期市场8折水平继续甩卖绿地外滩中心项目T3幢13层、14层及35个车位。在这之后的几天,绿地外滩中心5层办公室及数十个车位再次以13亿元价格出售。
绿地在仪征市两栋双子大楼烂尾,2023年走上法拍网站,最初起拍价为1亿元,最后降至8千万,最终无人问津而流拍。
绿地控股的系列出售行为也并未减少其负债率。公开数据显示,暴雷时的绿地控股负债率为87.84%;2023年负债率下降至86.63%,同比下降1.21%;2024年负债率继续攀升至89.16%,同比上升2.32%。
截至到2025年上半年,绿地控股资产负债率89.05%,虽较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仍然保持超行业水准的高位负债水平。
04
高管高薪不减
尽管绿地控股陷入资金困境,但有数据统计绿地控股高管在过去三年依然领走约7254万元薪酬。
其具体数据显示,张玉良、张蕴、耿靖、陈军三年薪酬超过1000万元,监事会主席王朔妤、董事会秘书王晓东超过900万元,这5位成员在高管团队中的薪酬占比达92.25%。
7月,绿地控股还传出高管失联的传闻。有媒体报道,绿地控股执行总裁、绿地大基建集团总裁陈军,自2025年5月21日被委任为绿地控股执行总裁后便消失在公开场合,目前已经失联。
随后绿地控股回应称陈军疑似“失联”为不实消息。截至目前,陈军仍在公司正常履职,但由于其个人家庭原因,向公司申请了事假。
在这之前,绿地控股内部也发生过类似高管失联事件。绿地控股旗下广西建工集团董事长金宁运和董事兼总经理赖榆,双双“失联”。
有媒体报道,7月23日,广西建工召开三季度工作会议时,金宁运、赖榆两人均缺席会议。
除部分高管疑“失联”外,7月25日,绿地控股苏皖事业部总经理方东兴,在开会时被带走调查。有消息透露,方东兴或在绿地控股海南事业部履职期间涉嫌行贿问题。
高企的负债率和恶劣的现金流状况,再遭遇千疮百孔的内部管理环境。绿地控股这场翻身仗如何打?加之目前的房地产市场经济环境,企业更需要强大的内核去抵抗外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