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盛华里:如何在“守正”与“创新”中锚定社区商业本质?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张腾飞

社区商业的生命力,在于对周边客群的坚守与对需求变化的敏感。

自2019年开业以来,郑州盛华里购物中心秉持“先有社区,再有商业”初心,始终坚持“社区生活中心”的定位,在消费趋势与客群变化中不断寻求突破。这种“守正”的定力与“创新”的活力,让其在2024年底永辉超市调改后迎来客流与品质的双重跃升,更勾勒出社区商业可持续发展的清晰路径。

守正:以“社区生活重心”为根,筑牢商业基本盘

当下国内消费市场浪潮翻涌,热点迭代快得让人目不暇接,不少商业项目或一头扎进“高大上”赛道,或是追逐网红与流量风口,生怕慢了同行半步。

而在这股热潮里,盛华里购物中心的“守正”姿态,反倒像一股清流,透着难得的清醒。

步入盛华里购物中心,扑面而来的是温馨的生活气息,如同社区里一处亲切的公共空间。其业态布局精准契合周边居民的日常需求,从重点品牌矩阵便可见一斑:零售板块汇聚尚派苹果、小米之家、周大福、华为等兼具实用性与品质感的品牌;好莱坞影院、麦颂KTV、健身房覆盖了居民的娱乐与健康需求;餐饮领域集结了巴奴、蓉亭食贝、阿平小馆、虎丫炒鸡、蔡林记、姐弟俩土豆粉、星姨糖水等品牌,均为社区居民高频消费的选择,精准触达日常饮食需求。

“我们始终认为‘先有社区,再有商业’,在坚持‘社区生活中心’定位的基础上,通过优化业态布局,让盛华里真正成为周边居民‘家的延伸’。”盛华里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开业5年多来的每一次规划调整,都以满足周边居民生活需求为出发点。

当然,这种坚守绝非故步自封的固守,而是基于区位特征与对社区商业本质的深刻理解。盛华里扎根经开区核心区域,周边城市发展已趋于成熟,住宅小区星罗棋布,写字楼与大型企业密集分布,家庭客群与白领群体基数庞大,生活气息浓郁。更关键的是,区域人口结构与消费层次已趋于稳定,不会出现大幅波动。这般扎实的基本面,正是盛华里得以笃定“守正”的底气所在。

盛华里的客群数据充分印证了这一策略的有效性:经数据分析,家庭型客层占比达63%,构成绝对主力客群;在所有到店顾客中,1公里内客流占比高达66%,服务功能类需求占比亦达60%。

创新:以主力店破局,激活客群与业态正向循环

在国内消费主力人群迭代的大背景下,社区客群的需求特征亦在悄然转变,尤其体现在对品质商品与体验场景需求的增加。这一变化既带来挑战,也为社区商业的升级提供了方向。

自2023年消费复苏以来,盛华里便依托室外场地优势,持续落地“盛华夜肆”创意市集等与居民生活深度绑定的活动,丰富了居民休闲选择,也为社区注入了鲜活的烟火气。此外,商场还从服务细节处持续优化,通过完善服务设施、与商户联动等方式,打造亲子友好、母婴友好、宠物友好的消费场景,让“家的延伸”这一定位落到了实处。

2024年12月,永辉超市盛华里店在胖东来的帮扶调改后重新开业,这为盛华里的持续创新注入了新动能。一方面,优质商品激活了原有客群的消费潜力;另一方面,项目3公里外客流占比明显提升。以此为契机,团队通过主力店的品质升级,触发了客群结构、辐射范围与业态布局的连锁优化,逐步沉淀出一套社区商业升级逻辑。

客群结构的变化,自然对业态布局提出了创新要求。盛华里敏锐捕捉新增需求,品牌调整紧扣“弱零售、强体验”方向:以名创优品等品质零售替换同质化零售品牌;强化体验与配套服务业态,新增麦颂KTV等品牌;丰富3C数码生活圈,小米升级为经开区首家集智能家电和3C产品于一体旗舰店,华为升级为品牌授权店;餐饮板块引入虎丫炒鸡、阿平小馆、星姨糖水等“家庭友好型”品牌,搭配蔡林记等区域特色餐饮,形成覆盖多元聚餐需求的业态矩阵。

截至2025年7月,今年项目共计升级调整品牌近50个,占比品牌总数的三分之一。

为了增强客群黏性,盛华里还着重强化了社区服务功能。比如,联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泰和医院、开展社区居民公益义诊活动,联合郑州市歌舞剧团开展文艺专场汇演活动,联合经开区总工会开展“新春游园活动”“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利用城市书房开展多场盛华里会员专享活动,有效服务周边社区居民。

从数据看,此轮调整成效显著:2025年上半年日均客流同比提升近50%,销售同比提升近40%。这印证了一个商业运营的核心逻辑:主力店突破流量边界后,业态创新必须精准匹配新增客群的需求,才能将“过客”转化为“常客”。

守正为基、创新为翼,社区商业的可持续密码

盛华里的“守正”与“创新”,本质上是坚守定位与呼应需求的动态平衡。这种平衡背后,藏着社区商业的可持续发展密码。

从“守正”的角度看,“社区生活中心”的定位为其划定了清晰的边界——不盲目追求奢侈品、网红品牌,而是聚焦日常高频需求。这让盛华里避开了与城市级商圈的直接竞争,转而在“小而美”的社区生态中建立不可替代性。

从“创新”的角度看,无论是永辉超市的调改,还是品牌业态的升级,都是对“社区生活中心”定位的强化而非偏离。无论是提升零售品质,还是增加体验业态,都是将购物场所升级为家庭社交空间,这与“家的延伸”的初心一脉相承。

主力店创新带来客流增长,业态调整承接新增需求,服务深化增强粘性,客流与销售自然持续提升——盛华里的调改给了行业一个启示:社区商业的成功,不在于追逐潮流的“创新”,也不在于一成不变的“守正”,而在于以“社区生活中心”为“正”,以客群需求变化为“新”,在坚守本质中动态进化。

这种“守正与创新”的辩证哲学,或许正是社区商业穿越周期、持续增长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