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兰州一警察执勤时,突然被一可疑男子用上了膛的手枪顶住脑袋!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警察的第一反应让人泪目。网友:这才行走的一等功,人民的好公仆! 在兰州火车站的喧嚣中,一名民警突然遭遇持枪歹徒的威胁,那一刻的抉择,不仅化解了危机,还感动了无数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它如何体现出基层公安的担当?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兰州火车站,那可是西北交通的大动脉,每天人山人海,旅客从四面八方涌来。铁路沿线治安任务重,毒品贩运这类违法活动时不时冒头,给一线民警添了不少麻烦。程鹏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铁路公安民警,他老家湖北,读书后直接参军,退伍时没选国企安置,而是义无反顾地当了警察,被分到兰州铁路公安处。那里工作强度大,风险高,但他一步一个脚印,扎根基层,成了大家眼里的可靠同志。 程鹏的日常巡逻,可不是走过场。他总能从细微处看出端倪。记得有一次,在候车区,他留意到一个妇女携带的黑色塑料袋,她回答问题时口音不对劲,声称是湖南人,却连当地常见地名都说不准。检查袋子后,里面藏着大量毒品,这案子破了,及时堵住了运输链条。类似的事儿还不少,比如两名女子假装孕妇,腹部藏毒,但嘴唇干裂没带水瓶,这些小破绽让程鹏识破了她们的把戏。毒贩子们手段花样百出,可程鹏凭着经验,一次次把他们揪出来。这些经历,让他更警觉,也为铁路安全立下汗马功劳。 兰州作为西北门户,犯罪分子盯上的地方不少。1998年8月6日那天,火车站大厅里旅客熙熙攘攘,程鹏照常执勤。他注意到一个男子衣着厚实,天气热得要命却不寻常,步伐还带着点慌张。程鹏上前盘问,谁知男子突然掏出手枪,枪口直接顶在他脑门上。枪已经上膛,情况万分紧急。大厅里顿时乱作一团,旅客们尖叫着散开。程鹏的同事听到警报,从远处赶来,但歹徒情绪激动,扣动了扳机。子弹擦过头皮过去,程鹏凭借训练的本能避开要害,立刻上前制服了对方。整个过程快得让人后怕,但程鹏的镇定救了自己,也抓住了嫌疑人。 这事儿一破开,警方顺藤摸瓜,在站外车辆里搜出6支枪和上百发子弹,还有大量毒品。原来,这伙人是武装贩毒团伙,打算通过火车站运货。程鹏的举动,直接粉碎了他们的计划,避免了更大危害。歹徒们心狠手辣,企图同归于尽,但终究没能得逞。事后,程鹏头上受伤不轻,可他没多抱怨,继续投入工作。这起事件,充分暴露了当时铁路沿线毒品犯罪的严峻性,也凸显了民警们的职业素养。 程鹏的事迹,在公安系统里传为佳话。他从警多年,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4次、二等功12次、三等功17次,还抓获网上逃犯276名。像他这样的基层民警,就是党的政策的执行者,人民的守护神。在那个年代,铁路公安处面对复杂环境,程鹏的坚持,体现了忠诚干净担当的精神。网友们后来在网上热议,说他就是“行走的一等功”,人民的好公仆,这话接地气,却道出了大家的心声。这样的评价,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他实打实的贡献。 回想起来,程鹏的选择,从参军到从警,都透着对祖国的热爱。他没选安稳路子,而是冲在最前线。这在今天看来,也值得我们这些普通人学学。社会安定,来之不易,离不开无数像程鹏这样的无名英雄。他们日夜值守,守护着铁路这条大动脉,也守护着老百姓的平安出行。毒贩子们的违法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稳定,但公安机关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一次次打击犯罪,维护了公平正义。 这起事件,也给铁路安保工作敲了警钟。之后,兰州铁路公安处加强了巡逻力度,完善了情报共享机制,类似武装贩毒的案子明显减少。程鹏的经历,被当作典型案例,在队伍里教育大家,提升了整体战斗力。说到底,公安工作是党领导下的人民事业,程鹏的反应,正是这种事业的生动写照。它告诉我们,在危急关头,民警的忠诚和专业,能化险为夷,保护群众利益。 如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火车站也现代化了,高铁四通八达。但那些过去的风险提醒我们,和平年代的安宁,是靠无数人用生命换来的。程鹏退役后,还在继续发光发热,他的故事激励着新一代民警。网友的赞誉,反映了群众对公安队伍的认可,这份信任,来之不易,得珍惜。像程鹏这样的公仆,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当下,我们要弘扬这种精神,支持公安工作,共同构建和谐社会。程鹏的事迹,不是孤例,而是公安队伍的缩影。它让我们看到,基层民警的付出,远超想象。毒品犯罪虽被打击,但仍需警惕,大家日常生活中,也要提高防范意识,配合警方工作。只有这样,国家才能更安全,人民生活才能更幸福。 程鹏的勇敢,不仅感动了当时在场的人,也通过网络传播开来。网友们说,这才是真正的英雄,行走的一等功。它提醒我们,平凡岗位上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事儿。公安民警的奉献,值得全社会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