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聚焦终末期心衰治疗新技术——大河报“心衰大查房”公益活动在平顶山成功举办‌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任倩倩龚振魏浩

2025年8月15日,由大河报社主办的“心衰大查房”公益活动在河南平顶山召开。

活动汇聚了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向立教授、心外科浮志坤教授等省内顶尖专家,围绕终末期心衰的机械循环辅助技术展开深度研讨。

学术盛宴:大咖云集共话心衰诊疗进展‌

张向立教授在《心衰机械循环发展现状》报告中指出:“我国心衰患者年住院量已达1429万人次,但心脏移植年手术量仅752例,供需矛盾突出。而LVAD(左心室辅助装置)2年生存率已达84%,成为重要替代方案。”

数据显示,郑州市七院自2018年开展首例心脏移植以来,累计完成402台手术,2024年单年突破100台,跻身全球百台级移植中心行列。

技术突破:国产人工心脏显实力‌

浮志坤教授分享了《左心室辅助装置最佳植入时机》的临床经验:“国产Corheart6全磁悬浮泵体积仅90克,一年生存率高达96%,两年生存率94%,技术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会上特别展示了该院58例LVAD植入案例,涵盖INTERMACS1-4级患者,其中54%术前需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短期支持,术后患者最长已生存4年余。

病例实战:缺血性心肌病治疗引热议‌

平煤神马集团总医院王蕾教授带来一例76岁男性终末期心衰病例讨论。患者8年内经历3次心梗、4次支架手术,EF值最低至35%,经IABP保护下造影、达格列净等药物联合治疗,最终稳定在39%。

现场专家就“是否植入CCM(心脏收缩力调节器)”展开激辩,张向立教授建议:“此类冠脉复杂病变可评估LVAD植入指征,但需综合考量营养状态(BMI仅18)及多器官功能。”随后,专家们走进病房,就心衰患者的治疗情况现场讨论,并形成一致性意见。

在活动现场,大河报相关负责人还将心衰防治科普基地的牌匾,授予平煤神马集团总医院心内科一病区。

本次活动通过“前沿技术分享+病例讨论+现场查房”形式,吸引数十名医护人员参与。

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心衰防治科普活动,将更多新技术、新理念传递到医护人员和患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