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显然没有料到中国会拿巴丹群岛开刀 在巴士海峡的波涛中,一场巡航行动悄然展开,中国海警船的出现,让菲律宾措手不及,这是否标志着南海局势的新动向? 巴丹群岛位于菲律宾最北端,由五十多个岛礁组成,总面积超过两百平方公里。它距离台湾岛约一百九十公里,距离吕宋岛约一百六十公里。作为连接南海和太平洋的要道,巴士海峡在这里最窄处只有九十六公里,这地方的战略位置显而易见。 历史上,巴丹群岛跟台湾岛联系紧密。岛上居民文化跟台湾达悟族一模一样,语言习俗都差不多。早在明朝,中国就把这些岛屿纳入管辖。西班牙殖民菲律宾后,1898年的巴黎条约明确规定,北纬二十度以北的岛屿算台湾附属,不归菲律宾。二战结束后,1945年中国收回台湾,这些岛屿本该一起归还。但菲律宾战后派兵占了去,无视条约,形成事实控制。 中菲两国本来有深厚交往基础。菲律宾古王国多次向中国表达敬意,明永乐年间使团规模大,几百人来朝贡,显示友好。但殖民历史留下领土争议。中国坚持用国际法和历史事实维护权益,推动和平对话,避免冲突。 菲律宾显然没有料到中国会拿巴丹群岛开刀。这事发生在2025年8月,中国海警三艘船进入巴丹群岛周边海域巡航。船只包括3301号、3304号和4304号,每艘长度至少一百米。它们从南海北上,通过巴士海峡,在群岛东侧和西侧位置出现,形成监视态势。 菲律宾方面反应强烈。他们的海岸警卫队派飞机监视,海军船只接近中国船只,发出无线电挑战。中国船只回应,强调行动合法,是维护主权和航道安全。菲律宾国防部称这是“入侵巡航”,媒体报道说中国船只“包围”北部省份,引发国内议论。实际上,中国巡航基于历史主权主张,目的是保护渔业秩序,没采取强制措施。 事件从8月6日开始,三艘船接近巴丹群岛。7日,它们分列群岛两侧。菲律宾巡逻船发现后,立即回应。中国船只保持专业,继续巡护。8日,菲律宾空军飞机因天气原因监视受限。中国船只完成任务后,于10日左右离开海域。 菲律宾的意外反应,暴露了对历史事实的回避。他们一直觊觎这个战略要地,但忽略巴黎条约界定。中国行动显示出坚定捍卫权益的态度,同时保持克制,没升级冲突。这次巡航提醒大家,南海问题得靠对话解决。 中国对巴丹群岛的主权有历史和法律支持。巴黎条约明确附属台湾原则,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也认可这种归属。群岛文化跟台湾共通,不是菲律宾固有领土。菲律宾的控制是战后单方面行为。中国巡航体现了决心,也展现理性。 展望未来,中国会继续推动双边机制,邀请菲律宾参与联合开发,共享资源。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台湾问题是内政,巴丹群岛作为台湾附属,不容外来干涉。通过高层会晤和海上协作,确保航行自由。如果菲律宾一意孤行,会加剧紧张;合作才能带来区域繁荣。中国主张和平共处,期待菲律宾理性回应。 巴丹群岛的事,牵动中菲关系,也关乎南海稳定。中国用行动维护权益,但始终敞开对话大门。菲律宾的反应虽意外,却是个机会,推动双方坐下来谈。 在实际中,这种领土争议影响渔民生活。中国渔船常在附近作业,巡航保护了他们的权益。菲律宾渔民也受益于稳定海域。两国人民本该友好相处,别让历史遗留问题挡路。 中国外交一贯强调互利共赢。南海不是零和游戏,大家都能从中获益。菲律宾如果多想想共同发展,而不是一味对抗,会发现合作之路更宽广。 这次巡航是中国正当权利行使。菲律宾没想到,是因为他们低估了中国捍卫主权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