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湖晚报
人物素描
“胆小鬼”妹妹
N第二实验小学(东校区)506班许悦然
指导老师阮征
我的妹妹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胆小鬼”。她总是把窗帘拉得密不透风,说黑夜会从缝隙里钻进来;就连飘落的梧桐叶偶然拂过肩头,都能让她如同被烫似的蹦起来,惊得双眼瞪得溜圆。
妹妹今年6岁,圆圆的脸蛋上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笑起来像月牙儿一样弯弯的。就是这样一个活泼灵动的小人儿,却偏偏生就了一副极小的胆量。
记得有一次,妈妈临时加班,家里只剩下我和妹妹。暮色刚刚漫上窗棂,妹妹就像一只受惊的小兔子,寸步不离地跟着我。我去厨房倒水,她紧紧地揪住我的衣角,指尖微微发凉;我转身回房间,她几乎贴着我后背,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姐姐,别走太快……”突然,天空阴沉下来,一道闪电瞬间划破天际,紧接着雷声“轰隆隆”地炸响,妹妹猛地扑进我的怀里,身子缩成小小的一团,连头发丝都在颤抖。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已如离弦之箭冲进卧室,掀开被子就把自己裹成了个大粽子,只露个乱糟糟的头顶在外。当我追进去时,她闷在被子里,带着哭腔说:“姐姐,你……你能不能把雷声关掉?”我憋着笑,无奈地看着被子里那个瑟瑟发抖的小鼓包。这时,一阵大风刮过,阳台上的窗帘被吹得“哗啦”一响,妹妹的哭声陡然拔高,带着更深的恐惧:“有……有一只大怪兽在……在扯窗帘。”我只好把家里所有的灯都打开了,明晃晃的光线终于驱散了她的恐惧。她这才犹犹豫豫地从被角边露出小脸,鼻尖红红的,大眼睛里还噙着未干的泪珠,可怜又可爱。
这就是我活泼天真的妹妹——一只超级胆小的“小鹌鹑”。虽然她总是被稀奇古怪的东西吓到,但那充满童真的话语和举动,也常常逗得我们全家捧腹大笑。
一碗腊八粥
N第二实验小学(东校区)501班王者
指导老师崔凤先
腊八节的早晨,天边泛着雪花,一年一度的“爱心早餐”如期而至。我一溜烟地跑了下去,新鲜出锅的腊八粥热气腾腾。
人们起早排队领粥,一旁忙碌的清洁工爷爷格外显眼。他冷得直打哆嗦,脸冻得发紫,嘴唇也没有血色。顿时,我的心里有些酸楚。一向羞涩的我来到爷爷身边,轻声说:“爷爷,走,我们喝腊八粥去,暖和暖和。”爷爷的笑颜在脸上展开了,亲切地说:“不忙,你们先吃,等我把眼前这片扫完了就来,快到上班时间了,这脏兮兮的马路哪能行呢?”听完,我不知说什么好,感动的泪水在眼睛里打转。我转身跑去盛了一碗腊八粥,塞给爷爷,急忙抢过扫帚说:“爷爷,让我也活动活动,锻炼锻炼,太冷了。”
一碗腊八粥,一份关爱;一种责任,无尽温情。
这个冬天不再寒冷。
古人有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没错,一份份微小善意的汇聚,终将让城市闪耀人文之光!
她生气了
N第二实验小学(西校区)506班许一帆
指导老师徐仲秋
生活里,那些情绪的波澜常常不经意间翻涌。而有那么一个突如其来的瞬间,让我陷入了不知所措的境地。那一天,房间里爆发的那场“风暴”,成为了一段令我难以忘怀的记忆——
地动山摇般的吼声如同海啸般席卷到了房间的每个角落,又似一把利刃刮破了宁静的夜。“就这点题你不会做?需要做那么长时间?”妈妈的手猛地一拍桌子,手指戳着我的头,劈头盖脸地训斥道,“再给你10分钟,要是再做不完,就不要做了!待会儿给我到门外去面壁思过!听到了没?”她的话就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语速快得像机关枪扫射,短短几秒钟就能吐出成千上万个字。而我大气不敢出,只能默默低着头,听着训斥。妈妈原来那和蔼的面容,此时消失得无影无踪,露出一副凶狠的表情:她满脸通红,眉头紧锁,眼中闪烁着一股无法遏制的怒火,额头上青筋暴起,整个人像是一头被激怒的狮子。我偷瞄一眼,吓得双腿止不住地颤抖,像一只待宰的羔羊,瑟瑟发抖。
过了一会儿,不知妈妈是累了还是词穷了,突然闭上了嘴,那愤怒的眼神也慢慢缓和,恢复了往日的和蔼。她不再嘶吼,反而语重心长、温柔可亲地对我说道:“如果作业中有不会的,可以及时问,快速解决问题,而不是坐在那里发呆或者三心二意做别的事情,不然任何事情都做不好的。”妈妈突如其来的转变令我十分意外,我缓缓地抬起头,用坚定而充满力量的眼神,无声地回应妈妈。
事后回想起妈妈生气的经过,我才真正明白,成长的路上,严厉的斥责与温柔的教诲都是不可或缺的养分。它们就像明灯,在我面对困难和迷茫时,照亮我前行的路,时刻提醒我做事要专心致志,也让我更加懂得妈妈藏在严厉背后的深沉的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