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衢州日报
记者王红岭
8月15日,“浙BA”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战火延燃衢城,柯城队首秀门票半分钟内就售罄。
与此同时,2025年全国田径锦标赛、浙江省青少年射箭锦标赛、浙江省青少年网球锦标赛等相继在衢举办,“衢趣跑”系列活动正式启动……近期,衢州的各项密集体育赛事,不仅让全国、全省体育再次进入“衢州时刻”,更蕴藏着衢州打造四省边际赛会之城的密码。
赛事矩阵:从顶级赛场到青春赛道的立体布局
“柯城队,加油!”“‘经’彩无限,旗开得胜!”8月16日晚7点,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馆内,“浙BA”柯城队主场迎战嘉兴经开区队火热进行。经过激烈对抗,柯城队最终以59:65惜败。
“衢州是一座人文底蕴丰富的城市,与嘉兴南北呼应。从烂柯传说到当湖十局,从金庸故里到金庸武侠思想发源地,‘浙BA’延续了衢嘉‘双城记’。”嘉兴经开区队助理教练宣宏辉说。
“浙BA”酣战之际,2025年全国田径锦标赛也在衢火爆开赛。当吴艳妮以13秒的速度冲过女子100米栏终点线时,看台上10000多名观众的欢呼声震耳欲聋。这不仅见证了吴艳妮的强势回归,也见证了衢州市民对体育赛事的热情。
这是全国田径锦标赛连续三届落地衢州。在为期4天的比赛时间里,84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田径健儿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打破两项世界青年纪录、一项亚洲青年纪录、三项全国青年纪录。
与顶级赛事一起,青少年赛事也频繁落地衢州。8月9日至13日,2025年浙江省青少年射箭锦标赛在衢开赛。来自全省的青少年射箭健儿弯弓搭箭,射向40米、50米、60米、70米外的箭靶,用精准和专注书写赛场传奇。
“各种赛事相继在衢举办,彰显了衢州四省边际赛会之城的魅力。”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市秉持差异化发展策略,在6个县(市、区)建设射箭、田径、足球、举重等体育场馆,举办相应赛事,持续推动衢州体育发展走上快车道。
场馆全覆盖:从赛会保障到服务民生
8月20日,衢州市体育中心“三馆”工地上,工人在紧张施工。这座总投资超20亿元的建筑群加快建设的背后,是“2026年省运会主场馆年底竣工验收”的硬指标。
不同于传统体育场馆的单一功能,“赛时赋能盛会,平时服务民生”的理念,正在市体育中心“三馆”工程的钢筋水泥中茁壮生长。作为2026年省十八运主场馆,“三馆”工程建成后,不仅填补我市大型体育场馆空白,更将促进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发展,推动高铁新城人口集聚,赋能高铁新城发展。不久的将来,市民既可在这里观看顶级赛事,也能享受开放的健身空间。
距市体育中心“三馆”15公里外的衢江区网球中心,同样有着“专业+惠民”的理念。这座总投资2亿元的场馆,不仅承办了2025年浙江省青少年网球锦标赛的480场对决,其1168座的独立看台与保龄球馆、健身房等配套设施,更让市民在赛事之余享受专业运动空间。作为2026年省十八运赛场,该场馆已经通过3场重要赛事的“压力测试”,具备承办高端赛事的硬件实力。
“截至目前,全市新建的13座体育场馆,已有4座建成投运。”市筹办省十八运(第十二届残运会)工作领导办公室场馆竞赛部负责人朱天兵相告,到今年年底,所有在建体育场馆将全部竣工,届时衢州将成为我省继绍兴、湖州之后第三个实现“一场两馆”全覆盖的地级市。
项目深耕:从优势传承到产业延伸
在7月22日举行的第26届“贝贝杯”青少年(U12组)足球赛决赛中,浙江FC衢州柯城共建U12队通过紧张刺激的点球大战,力克夺冠热门上海足协队,将冠军收入囊中。
“这支组建3年的队伍,正在赛场上不断成长。”浙江FC衢州柯城共建U12队主教练汤辉说,这已是该队今年斩获的第三个全国冠军,并获得代表中国参加下一阶段赛事的殊荣。
在浙江FC衢州柯城共建U12队“攻城拔寨”的同时,位于灵鹫山下的四省边际青少年赛训基地建设也如火如荼。“作为省十八运主力赛区,柯城区将承办足球、射击等8个比赛项目,并参与15个项目赛事。”柯城区文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四省边际青少年赛训基地不仅是省十八运的重要保障,更是柯城打造运动休闲产业集群的核心引擎,将建成集赛事承办、青少年培训、全民健身、旅游休闲于一体的长三角体育文旅融合示范区。
“打造四省边际赛会之城,关键在于将一时的赛事热度转化为持久的城市发展动力。这需要通过打造标志性赛事IP、深化文体商旅融合、完善基础设施、创新运营管理模式、凸显差异化特色等多方面持续努力。”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站在四省边际的地理坐标上,衢州体育产业布局早已超越“办赛”本身。
或许,当2026年省十八运的圣火点燃时,这些散布在衢城肌理中的体育元素,将汇聚成更清晰的答案:四省边际赛会之城的内涵,不仅是赛事数量的叠加,更是用体育重构城市的空间逻辑、产业形态与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