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山西科达自控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状况出现显著变化,净利润大幅下滑,应收票据激增。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挑战,也为投资者敲响了警钟。以下将对公司关键财务指标进行详细解读。
盈利能力指标解读
营收有降有升,整体下滑4.55%
报告期内,科达自控营业收入为1.4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56亿元下降4.55%。从业务板块看:
业务板块
本期收入(亿元)
上期收入(亿元)
变动比例
矿山数据监测与自动控制系统
0.81
1.02
-21.15%
市政设备远程监测及控制系统
0.0037
0.0055
-33.55%
自动控制相关产品
0.07
0.09
-18.70%
365在线技术服务
0.09
0.08
21.84%
立体式新能源充换电管理系统业务
0.51
0.37
40.01%
新能源充换电业务增长显著,但矿山等传统业务下滑,拖累整体营收。
净利润降幅68.49%,多因素致下滑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7.83万元,上年同期为1453.10万元,降幅达68.49%。营收减少、成本费用变化,如研发费用增加、财务费用上升及政府补助减少等综合作用,导致净利润下滑。
扣非净利润降73.96%,核心业务压力大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96.59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139.01万元下降73.96%。这表明公司核心业务盈利能力下降,日常经营面临较大压力。
基本每股收益降68.42%,股东收益减少
基本每股收益为0.06元,上年同期为0.19元,下降68.42%。与净利润下降趋势一致,反映公司为股东创造收益减少,对投资者回报降低。
扣非每股收益下滑,主营竞争力待提升
扣非每股收益同样下降明显,进一步说明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减弱,投资者需关注公司提升核心业务竞争力举措。
资产负债指标解读
应收账款虽降仍高,回收存风险
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4.84亿元,较上年期末的5.02亿元有3.65%的降幅,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公司加大催收力度,回款约1.85亿元。从账龄看:
账龄
期末余额(亿元)
期初余额(亿元)
1年以内
2.71
2.96
1-2年
1.78
1.74
2-3年
0.61
0.65
3-4年
0.42
0.35
4-5年
0.08
0.07
5年以上
0.17
0.17
1-2年及2-3年账款金额较大,回收风险需关注。
应收票据大增173.50%,警惕兑付风险
报告期末应收票据为2856.25万元,较上年期末的1044.34万元增加173.50%。主要因期末未到期应收票据增加。期末商业承兑汇票余额为165.37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107.86万元,计提比例较高,需警惕票据到期无法兑付风险。
存货增长17.86%,关注周转与跌价
存货期末余额为1.05亿元,较上年期末的0.89亿元增长17.86%。公司已对存货计提了811.63万元的跌价准备。存货增加可能因业务储备或销售不畅,需关注周转情况,避免跌价损失扩大。
成本费用指标解读
销售费用降4.97%,关注长期影响
本期销售费用为1769.91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862.39万元下降4.97%。可能因优化销售策略减少开支,但或对市场推广和业务拓展有影响,需关注对未来销售业绩的长期影响。
管理费用降11.99%,运营效率提升
管理费用为1186.78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348.41万元下降11.99%。公司可能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运营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财务费用增17.01%,优化融资降本
财务费用为908.6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776.52万元增加17.01%。因购建新能源充换电设备多渠道融资,利息支出增加。财务费用上升压缩利润空间,公司需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财务成本。
研发费用增3.30%,关注产出效果
研发费用为2230.2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2158.93万元增长3.30%。公司持续投入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但在营收和净利润下滑时,需关注研发投入产出效果,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效益。
现金流量指标解读
经营现金流净额降24.19%,加强经营管理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86.07万元,较上年同期的3938.80万元下降24.19%。虽为正数但降幅明显,反映经营活动获取现金能力减弱。结合应收账款和存货情况,公司需加强经营各环节管理,优化供应链和销售回款流程。
投资现金流净额降幅35.61%,谨慎投资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388.36万元,上年同期为-9921.92万元,降幅为35.61%。因前期新能源充换电业务扩张快,本年度控制业务拓展节奏,投资决策更谨慎。
筹资现金流净额降4.00%,稳定资金链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08.35万元,较上年同期的4592.09万元下降4.00%。公司筹资相对稳定,但需结合资金需求和偿债能力,合理安排筹资规模和方式,确保资金链稳定。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风险:智慧矿山建设竞争加剧,通信及IT巨头入局。科达自控若不能提升竞争力,可能面临市场份额缩小、盈利能力下降风险。虽与华为合作,但仍需持续创新。
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大、回收周期长。客户信用或市场环境变化,可能致账款无法收回,影响现金流和经营。公司需强化管理,完善信用评估体系。
业务结构调整风险:新能源充换电业务增长,但部分传统业务下滑。业务结构调整中,若不能平衡新旧业务发展,可能面临转型失败风险,需合理配置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