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媒体表示乌克兰“火烈鸟”远程巡航导弹使用的发动机,居然是苏联时期老教练机上的发动机!这就好比给最新款的智能手机装上了二十年前的电池,居然还挺好用。 这款叫做AL-25TL的发动机,可是个“老员工”了,它最早是给L-39教练机设计的,这种教练机在苏联时代可是培养了成千上万的飞行员,想象一下,现在这些教练机还在很多国家的空军里服役,有的甚至比飞行员的爸爸年纪都大。 最有趣的是,这款发动机是乌克兰自己家公司设计的,苏联解体后,这家公司就把发动机的设计图纸留了下来,现在倒好,他们给自己设计的发动机找了个新工作——不是用来开飞机,而是用来飞导弹。 为什么非要选这么个老发动机呢?说白了就是两个字:靠谱。 这发动机经过这么多年使用,该出的问题早就出过了,该修的毛病也早修好了,就像家里的老电视机,可能款式老了点,但是从来不掉链子,用在导弹上,最重要的就是别关键时刻掉链子。 而且这发动机还有个意想不到的好处:因为它太常见了,雷达上看起来就跟普通小飞机似的,反而容易让敌人误判,这就好比穿了件大众款的衣服混在人群里,特别不容易被认出来。 乌克兰工程师们采取了务实的方法,他们直接在旧发动机上进行改进:通过精简冗余部件实现减重,同时优化进气道设计以适应高空工作条件,并升级燃油系统来提升导弹射程。 这些改动听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可需要真本事,这就好比把家用轿车改装成赛车,外观看起来差不多,里边的门道可多了。 让人没想到的是,这套组合在战场上表现相当不错。 老发动机让导弹能飞300-400公里远,速度保持在每小时800公里左右,最重要的是,可靠性特别高,十次任务九次都能成功,在战场上,有时候靠谱比先进更重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创新不一定非要什么都用最新的,有时候把老东西用出新花样,反而是更聪明的做法。 就像家里的老物件,修修补补又能用好多年,乌克兰这次就是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只要动脑筋,老发动机也能在新战场上大放异彩。 这件事情最让我感慨的是:有时候限制反而能激发创造力,乌克兰因为条件有限,不能像大国那样烧钱搞研发,反而想出了这个巧妙的办法。 这让我想到平时生活中,我们总觉得一定要用最新的技术、最好的设备才能做成事,但其实很多时候,把现有的资源用好用活,反而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老技术有个最大的优点:稳定,就像家里的老长辈,经验丰富,见多识广,遇到事情不慌不忙,新技术可能很光鲜,但是没经过时间考验,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出问题。 而且用老技术还有个好处:容易获得,AL-25TL发动机到处都是,配件也好找,维修也方便,这就像买车,有时候买辆保有量大的街车,比买限量版超跑实际得多。 最重要的是,这件事情展示了“跨界”的智慧,谁能想到教练机的发动机能和导弹扯上关系呢?这种把不同领域的东西组合在一起的思维方式,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很有用,有时候解决一个问题,答案可能完全在另一个领域。 说到底,创新不在于用多高级的东西,而在于怎么用,就像做菜,厉害的厨师用普通的食材也能做出美味,不在于非要用什么山珍海味,乌克兰这次就给我们上了一课:只要想法够妙,老发动机也能玩出新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