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人称“当代七律第一人”的中国古典文学家王翼奇杭州去世,享年84岁

刚刚,浙江省文史研究馆、西泠印社相继发出讣告,浙江省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西泠印社社员王翼奇,于2025年8月20日在浙江省中山医院因病离世,享年84岁。

王翼奇,中国当代古典文学家,骈文、诗词家,楹联家,书法家。

他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人称中国“当代七律第一人”。

王翼奇曾把杭州西湖比作“楹联大观园”,西湖边如今有1000多副楹联,其中有不少便是王翼奇创作的。漫步在西湖边,你一定不经意间,读过他笔下的作品。

他还被列为中国楹联“十杰”之首,所撰《杭州赋》在光明日报发表后,被制为珍藏版用于持赠。

人如其名,诗坛都评价王翼奇“诗文有奇气”,文学功底和艺术造诣极为深厚,精研古文学、古汉语,尤工骈俪文字。

除了楹联,像国内知名景点的祭文,入绍兴大禹陵祭文、缙云仙都黄帝祠祭文、杭州市雷峰塔和钱王祠重建碑记等等,统统出自王翼奇之手。

他善用典故,词藻华丽,文采飞扬,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如《处州碑记》《重建杨公堤碑记》《重建钱王祠碑记》《重建白苏二公祠碑记》《中国越剧百年诞辰碑记》等,深受名家好评。

他曾摘得2016年度陈子昂诗歌奖。作为诗词界的权威奖项,陈子昂诗歌奖每年度只颁发一名,首届获奖者为上海103岁诗词大家周退密,第二届获奖者则为王翼奇。

作为当代诗词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王翼奇既继承了古典诗词的传统,又融入了现代人的思考与情感,他的传统诗文向世人鲜活地展现了当代生活及其中承载着的现代精神。

杭州出版社总编辑,浙江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浙江诗词大会暨浙江诗联学会学术总顾问尚佐文,和王翼奇是往来颇深的文坛忘年交。

在尚佐文看来,王翼奇的去世,是浙江诗界的一大损失。

“王老师,真的是我见过,浙江省内为数不多的全国知名的优秀诗人。”尚佐文引用了学者扬之水的说法,“扬之水老师有次来杭州,她就和我们说,‘你们这些人和王老师相比,差得还太远了。王老师是直接用文言文、古诗词来思考的,而你们,需要用白话文先翻译成古文,才能表达出来’。说明王翼奇对古诗词的研究,入骨很深。而且他厉害在哪里呢?他既能入,又能出,娴熟掌握古典文学的语言,又极具当代性。”

尚佐文透露,王翼奇生前提过自己小时候的启蒙,古诗词的习得主要还是因为家学渊源,从小跟着姐姐用闽南话学习古诗词吟诵,“他7岁就在《厦门日报》上发表古诗。兄长是出家人,擅诗文,室名还是弘一法师题写的。这些家学耳濡目染下,都造就了王老师后来的古诗文修养。”

王翼奇,字羽之,原名萧佛寿,祖籍福建省南安县,1942年出生于厦门市。

1968年,王翼奇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长期在杭州从事新闻出版工作,先后任浙江古籍出版社副总编辑、浙江教育出版社编审等职。

他参与了《汉语大词典》编纂工作,曾任《中华大典》浙江省编纂办公室副主任,并曾受聘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辞赋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辞赋学会会长、浙江省楹联研究会名誉会长等。

王翼奇生前著作颇丰,他曾获得中华诗词大赛奖和中国作协《诗刊》社2016年度陈子昂诗歌奖,也撰写了大量楹联及骈体文赋。其出版的作品有《笠翁一家言文集》(点校)《汪莘曹彦约词注》(校注)《香书轩秘藏名人书翰(上中下)》(与赵一生合著)《传世诗文名句俗语引用手册》(与尚佐文合著)《儿童版精选古诗一百首》(适合3-12岁,合编)等,著有收录了历年自己创作的诗话、诗词、楹联、骈文等作品数百篇(首)的《绿痕庐诗话•绿痕庐吟稿》《集句对联》《王翼奇骈文集》等。

王翼奇在诗词上耕耘多年,有很多独到的见解,以解读《诗经》为典型。

讲到《诗经》,王翼奇用“滥觞”一词来描述它。“滥觞”是指江河的发源处水量很小,仅能浮起一只酒杯,《诗经》对于中国诗歌,恰恰就是这样一个“滥觞之地”,虽数量不多,却是后世诗歌的源头。

王翼奇认为,“诗词文化是我国文化中的精髓所在。我们很多成语都来自于诗词,以读诗词来提升自己的内在气质也对所有人都适用。古人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这种内在的气质需要长期的培养”。

唐宋时期,白居易和苏轼两位大诗人先后担任杭州的地方长官,不仅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更将杭州的文化底蕴推向了新的高度。

2012年,王翼奇向杭州市委市政府提交了一封信,首次提出“杭州应打造‘诗词之都’”的构想。他在信中指出,杭州不仅拥有“爱情之都”“旅游购物之都”“动漫之都”等美誉,更具备无可争议的“诗词之都”身份。这一提议得到了时任领导的回应,也在诗词界引发了反响。

“正是在王老师的推动下,杭州有了‘诗词之都’的称号。”尚佐文说,“王老师真的是非常热心的人,痴迷诗词,对诗词界的晚辈也格外提携,甚至还对生活有困难的年轻诗人进行资助。一直关心着浙江年轻一代古典诗词作家的发展。”

西湖诗社社长、浙江古籍出版社总编辑钱之江,同样也是酷爱诗词,“年轻的时候,我就听说王翼奇老师,诗写得相当好,非常佩服和仰慕。可惜我直到2002年左右,才有机会认识他。之后一路受到他的指点和提携。他是个惜才爱才的人。”

在钱之江眼中,王翼奇有着当代苏东坡的风范,“才思极为敏捷,为人豁达、幽默。打个比方,他见到文竹,立马脱口而出,‘文竹对武松’,两者完全不搭界的词,细细一想,还挺有脑筋急转弯的意思。他就是这样,经常在创作上给人意外和新意。”

《百城赋》之杭州赋(王翼奇)

吴越雄州,涛拥东南形胜;人文都会,星驰卓荦大家。西湖为举世惊艳,钱塘称自古繁华。山色水光,总宜雨奇晴好;三秋六月,最美桂子荷花。系缆溯秦皇,百尺苍崖赭石;乘潮传伍相,千年白马素车。钱王、南宋建都,于此盱衡六合;白傅、东坡守郡,至今黎庶争夸。以京杭起讫通波,运河一端称热土;与沪宁交辉立鼎,长江三角绚朝霞。

杭州之胜概也,江天湖海,气象万千,碧柳绛桃,四时花树。向有人间美景天堂之嘉名,更膺国际花园城市之隆誉。双堤三岛,多罨画之楼台;印月流霞,复藏诗于烟雨。湖上风来,直送荷花清气;山间月上,微闻桂子幽馨。梅菊之芬芳沁梦,湖山之美艳怡神。近年踵美增华,更令风情崭露:南线之新景多姿纷呈异彩,弥畅观瞻游憩之怀;西进之水域一碧遥映诸峰,平添幽野逸闲之趣。尤有杨公堤,拓展人文奥区,荟萃湖山佳处。以白苏为伯仲,堤复成三;通南北而逶迤,桥又有六。洵揽胜之长廊,为聚景之中轴。至于西溪湿地,烟水空濛。秋芦飞雪,诗意无穷。传梵隐之逸致,吊词客之遗踪。几曲清溪,隐孤村于碧树;流花渌水,来韵竹之轻风。更有浙水之秋涛,如万马奔腾。云崩雷发,海立山倾。发皇耳目,激越豪情。令人心胸开拓,直接沧溟。美哉杭州,为天地英华所钟毓,信山川灵秀之聚凝!

杭州之胜概,尤在人文。以蕴涵之厚重,铸都市之神魂。古址发湘湖,惊现彩陶弓镞;神徽出良渚,灿呈玉钺壶尊。八千年文明久远,独木舟故物犹存。中华第一古城,重大发现与殷墟伯仲;史前文明圣地,深远影响向晋粤直臻(1)。於越句吴,山水多春秋之史迹(2);乘车戴笠,歌谣颂风俗之真淳(3)。大禹东巡,到此舍杭登岸;孙郎割据,叱咤三国风云。高隐子陵,钓台临桐江秋水;幽栖抱朴,丹灶对葛岭朝暾。至钱王武肃,明达而仁贤。吴越国万家安堵,十四州一剑倚天。登斯民于衽席,远兹境于戈鋋。忠懿识时,纳土称藩。天水赵氏于焉底定,江浙诸州赖以保全。使杭城波澜不惊,碧水一湖无恙;清泉百井,炊烟万灶依然。安民保境,功莫大焉。

溯自秦置钱塘,萌初古邑;隋建杭州,肇始名城。历朝俊彦翩来,高贤流寓;奕世雄才间出,英物挺生。白苏二公,厚德深情。设闸筑堤,心系乎赤子;疏湖浚井,惠及于苍生。又以绝代风华,各陈珠玉;妙呼西子,诗化杭城。终古崇祠合祀,至今兰菊齐馨。其后先之贤守,皆留美名:有唐李邺侯,宋范文正(4),明杨孟瑛。阮芸台筑墩环碧,立灵隐书藏,创诂经精舍;林则徐两任州宦,其秋风远戍,亦于此登程。岳墓于祠,青山苍水分三席(5);秋坟苏冢,才媛侠女共西泠(6)。更向雪鸿觅迹,桑海寻痕。尚有白石清真(7),词坛之杰;夏圭马远,画苑之英。陆放翁听雨深巷,林和靖放鹤孤亭。林外题句忧时于客邸⑧,文山临危受命于围城。赵王孙苍碑留墨,张宗子《梦忆》书情⑨。柳永词传长调,袁枚诗主性灵。黄公望富春画出,俞曲园六一楼成。汪水云北去之歌诗怨句,谢皋羽西台之恸哭悲声。《再生缘》弹词,陈端生为孟丽君立传;《断肠集》吟稿,朱淑真与李清照齐名。科技名家,赫赫有声:撰著《梦溪笔谈》之沈括,发明活字印刷之毕昇;李之藻开天文历法新局,李善兰集素数理论大成。“天城美丽而华贵”,因意人马可·波罗名闻世界;径山禅宗与茶道,由日僧道元、南浦传布东瀛。茶茗之都,名传龙井;香飘梅坞,佳客频迎。初唐之柿蒂织绫,丝绸香泽;南宋之官窑神品,碧瓷天青。更看惠理开山,灵隐之佛香袅袅;还传济

颠运木,净慈之钟韵泠泠。至于传奇佳话,百姓道情:则有松岭书缘,梁祝化蝶;雷峰传说,白娘坚贞。

近代以还,国士踵接,人杰肩摩。龚定庵唤九州风雷,亦箫亦剑;葛云飞率孤军浴血,可泣可歌。林启创求是书院,为浙大之筚路;风眠长国立艺专,开美院之先河。西泠印学,四老题襟,长社之缶庐果硕⑩;文澜立阁,四库镇馆,护书则丁丙功多。煌煌两级师范,灿灿辰列星罗。执教则周树人、李叔同、夏丏尊、姜丹书、一时名士彬彬称盛;来学则潘天寿、丰子恺、曹聚仁、陈建功,两浙英才济济盈科。国学斗山,章太炎并世无两(11);文化巨擘,马一浮博大沉雄。南社诗僧苏曼殊孤山埋骨,当代词宗夏承焘挥麈从容。抗日军兴,民族危亡之秋,笕桥空战,壮士歼强虏于长天;弟兄殉国,双烈悼达夫与曼陀。茅以升与钱塘江大桥存亡与共,以必胜必复而弘毅坚忍;竺可桢携浙大师生间关跋涉,虽流亡颠簸而不辍弦歌!尤有两弹一星之父钱学森,归国领军,开拓之业何其伟;巡天奔月,草创之功孰与多!

改革开放,大潮澎湃;八面风来,万方云会。今日之杭州,挥洒湖山长卷,更展江海雄风。新区拔地千楼,气吞海日;新建跨江十桥,势压天虹。市井繁荣,人居旺发;工区林立,黉宇广开。竞艳艺坛,明星荟萃;共筹硅谷,院士归来。办博览之盛会于西湖,复吴越之胜观于南线。大都市之标志巍峙江干,跨世纪之工程壮观海甸。生活品质之城,秉精致和谐大气开放之高标;人文山水之都,为休闲游旅建业求知之胜地。碧水蓝天,绿色清静,早获“联合国人居奖”殊荣;蝉联四载,名冠十城,迭膺“最具幸福感城市”。续延文脉,东动西静南新北秀中兴;呵护水魂,海壮江雄河丽溪幽湖美。看千年跨越,一派生机;正强市龙翔;名城凤起!

《杭州赋》

注释:

(1)良渚惊现中华第一古城,重大发现堪比殷墟:据考古发现,专家论定,良诸文化的影响区从山西至广东北部,几乎占半个中国。

(2)於越、句吴:春秋时吴国、越国的古称。元张昱《西山亭留题》:“於越地形缘海尽,句吴山色过江来”。杭州多吴、越史迹。

(3)古《越谣歌》:“君乘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揖。君担簦,我跨马。他日相逢为君下。”表现了越地风土人情的真淳。

(4)李邺侯:即李泌。范文正:即范仲淹。(5)岳:岳飞。于:于谦。苍水:指张煌言。(6)秋:秋瑾。苏:苏小小。(7)白石、清真:指南宋词人姜夔、周邦彦。

⑧林外:多传写其名讹为林升,福建晋江人,南宋进士,其《题临安邸》诗千古传诵。

⑨赵王孙:指赵孟頫,南宋宗室,入元,擅书画。张宗子:张岱,晚明文学家,明亡后入山著书,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⑩四老:指吴隐,丁仁、王褆、叶品三。缶庐:即吴昌硕,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章太炎并世无两:鲁迅《关于太炎先生的二三事》有“并世无第二人”语。

龙翔、凤起:均为杭州市中心路、桥名。

王翼奇书法欣赏

王翼奇先生诗联选读

《杭州马坡巷谒龚自珍故居》

作者|王翼奇

来从箫剑想英仪,太息当年国士悲。

六合残梅喑病马,一缄红泪湿青词。

秋风淮浦南归日,夜雪黄河北上时。

我亦飘萍文字海,四厢花影欲催诗。

《金陵有赠》

江上东风燕子斜,乌衣人散向天涯。

自来门巷多才女,从此文章失大家。

谢氏庭花秋杂草,陈朝宫树暮藏鸦。

青衫未浣秦淮酒,月下归来鬓已华。

《北京北兵马司谒文天祥祠》

风檐束发读公诗,今日来寻丞相祠。

赤手难扶倾北柱,丹心犹见向南枝。

千街花远衣冠像,百景名遗兵马司。

谁与悲歌吟正气?秋生萧巷立多时。

《答客》

谁识中年有百忧,新来腰脚怯登楼。

读君风雨重阳句,共我情怀一例秋。

老子犹龙难捉摸,先生虽丑甚温柔。

剧怜旷代真歌哭,误被张三唤打油。

《题孔子行教像》

麟兮凤兮;

回也由也。

《题孙权故里春及堂》

江水方生,便驰书与北岸;

田夫相告,将有事于西畴。

《题东坡亭》

雨奇晴好形容,自杭迁惠颍二州,到处追随有西子;

海阔天高襟抱,由宋溯隋唐五代,几人旷达似东坡。

《题法喜讲寺》

是何年初开讲寺,雨曼陀罗华觉诸有情,从古东南多佛国;

于兹山允号上方,向阿兰若处观大自在,原来咫尺即西天。

北大百年校庆返校,赋赠同班返校诸同学——《清平乐》

作者|王翼奇

燕园重返。聚首长安馆。卅载相思山水远。剪烛唯嫌夜短。

故人霜鬓飘萧。悠悠往事如潮。拾起深情一片,此生难忘今宵。

《水调歌头》杭州喜晤蔡厚示先生

作者|王翼奇

客里聆珠玉,儿时识姓名。枨触天南诗梦,漠漠海云横。

今夜轻车松径,为报钱塘苏小,词客到西泠。欲赋高轩过,华发奈星

星。

鹭江雨,燕山雪,共先生。神交岂但倾盖,相见若为情。

草草杯盘湖上,且向名园赋菊,长句更题楹。我岂眉能白,公莫眼加

青。

《减兰西溪访旧》

作者|王翼奇

秋芦飞雪。绝胜溪山风景别。雨笠烟蓑。最忆江南水调歌。

梦寻何许。昔年秋韵人眉妩。金色池塘。余霞如绮伴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