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王菲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李亚鹏再曝丑闻,难怪频频向李嫣献殷勤。 一笔突

王菲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李亚鹏再曝丑闻,难怪频频向李嫣献殷勤。

一笔突如其来的千万执行款,将李亚鹏的两种人生叙事强行撕开,8月19日,他名下的嫣然天使儿童医院被列为被执行人,金额高达1381万元。

这则消息让公众熟悉的“慈善家”形象与他深陷泥潭的“商人”身份粗暴地缝合在一起,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位昔日的演员究竟是怀揣善念的理想主义者,还是一个精于算计的生意人。

李亚鹏的真正困境或许不只是财务上的捉襟见肘,更是他精心构建的“慈善”与“商业”双线故事,在此刻彻底失去了平衡。

他的许多项目都始于一个温情脉脉的家庭故事。嫣然天使基金的诞生,源于他与前妻王菲对女儿李嫣的爱,这个为唇腭裂儿童提供帮助的机构,曾为他赢得了巨大的社会声誉。

然而与基金会关联的嫣然天使儿童医院,本质上却是一家民营盈利性企业,法人代表正是李亚鹏自己,当这家医院陷入经济纠纷,人们才发现“嫣然”这个品牌之下,慈善与商业早已并行。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他的教育事业上,为了女儿李嫣上学,他创办了培德书院,这座幼儿园在14年间耗资上亿元,目标是比肩国际学校,学费一度高达每学期1万元,也曾被评为民办幼儿园第一名。

今年6月1日,李亚鹏突然宣布将这家幼儿园“无偿”交给一位教育专家管理,这一举动并未收获预期的赞誉,反而引发了广泛质疑,许多人认为这更像是一场高明的“文字游戏”,他或许只是聘请了职业园长,实际的控制权与收益仍在自己手中。

与这些包裹着温情外衣的项目相比,他纯粹的商业投资则是一部清晰的失败史,他总能站在时代的风口,却每一次都被风无情地摔下。

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浪潮兴起。在旧金山拍戏的李亚鹏嗅到了机会,与朋友筹集50万美元,在1999年创办了名为“喜宴”的婚恋网站,项目一度被资本看好,曾有投资方愿意出价450万收购30%的股份,但被自信的李亚鹏拒绝,仅仅9个月后,互联网泡沫破裂,网站随之倒闭。

随后他又涉足出版领域,创办《婚礼》杂志,这次的尝试更加短暂,3个月后就因刊号问题停刊,亏损了约200万元。

凭借“令狐冲”等角色成名后,他投身文化传媒,创办了“美丽春天文化传播公司”等多个机构,结果是,这些公司基本都熬不过4年,便因严重亏损而倒闭,他投资的电视剧也反响平平,只有一部《将爱情进行到底》勉强收回了成本。

2011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一片火热,李亚鹏再次投身其中,他高调宣布息影,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丽江雪山艺术小镇”项目。

这个项目投资额高达35亿,他对投资方泰和承诺,3年开发期后将支付4000万的固定收益,然而项目开盘后销售惨淡,为了追求理想中的品质,他甚至不计成本,仅园林景观就耗资上千万,许多树木都从外地空运而来。

高昂的造价与惨淡的销售,让项目很快难以为继,他最终未能兑现承诺,欠下泰和4000万债务,并因此被列入失信名单。外界送给他“行业冥灯”的称号,评价他盲目自信,无序扩张。

商业上的全线溃败,不可避免地侵蚀了他的家庭生活,2013年,他与王菲结束了长达8年的婚姻。离婚的原因之一,便是王菲无法忍受他永无休止的商业“折腾”与接连不断的投资失败。

更重要的是王菲当时曾表达过一种深切的担忧,她害怕李亚鹏在商业彻底失败后,会利用女儿李嫣作为最后的“挡箭牌”。

多年后的今天,王菲的担忧似乎正在成为现实,在公司经营危机、个人财务状况不佳的背景下,李亚鹏的社交媒体上,与女儿李嫣的互动变得异常频繁。

8月13日,他带着李嫣一同出现在嫣然基金会的活动现场,这一系列举动,被舆论普遍解读为,他正在利用女儿的特殊经历和公众的同情心,来巩固自己“好父亲”的人设,从而转移外界对他商业失败的关注。

如今的他,财务状况确实不容乐观,公司因财政困难,已经从北京市区搬到了郊区,现任妻子海哈金喜也透露,两人名下已无房产,从曾经的别墅区搬进了一间普通的小房子,他正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努力偿还债务。

面对李亚鹏的种种行为,公众的评价也走向了两极,有人相信他的善心,认为嫣然天使基金确实帮助了许多孩子,应当“君子论迹不论心”。

但更多的人则认为,他擅长利用温情叙事来包装商业目的,将慈善与生意混为一谈,他作为商人的屡战屡败,最终连累了家人,甚至让他最引以为傲的慈善事业也蒙上了阴影。

这位曾经的演员,如今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一手缔造的慈善光环,与另一手造成的商业败局相互交织,让他陷入了财务与信誉的双重困境,他试图扮演好父亲、慈善家和成功商人的多重角色,却在现实的引力下,让所有角色都变得模糊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