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黄河云评|处暑:在“收敛”与“绽放”间寻找时代平衡

当灼目的阳光开始显露出一丝疲态,当傍晚的风悄然捎来不易察觉的凉意,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便在这看似无声的转换中莅临。它不像惊蛰般轰鸣,不如清明般诗意的忧伤,却以其独特的“收敛”哲学,在万物狂热的顶点投下一道冷静的影子。这个穿越千年的时令密码,或许正是破解当下时代狂飙与焦虑的一把隐秘钥匙。

处暑的核心要义,在一个“处”字——停止、蛰伏、退藏。它宣告了盛大夏季的终结,万物从极致的舒展与外向,转向内在的沉淀与蓄能。这是农耕文明深植于血脉的生存智慧:春生夏长是自然的慷慨馈赠,而秋收冬藏则是生命延续必须支付的代价与深谋远虑。作物的籽粒唯有经历这番由表及里的收敛,才能走向真正的成熟与饱满。此中玄机,与东方文化中“藏锋守拙”“厚积薄发”的处世哲学同频共振,揭示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进与退、放与收,共同构成了宇宙间生生不息的完整律动。

然而,这种古老的节律正与我们身处的时代发生着深刻的断裂。现代性的核心叙事是永不停歇的“增长”与“加速”。在赛博空间的无限疆域里,没有黄昏与黎明,信息如瀑布般永不间断地冲刷着我们的神经;消费主义驱动社会如永动机般高速旋转,将欲望的盛夏无限期延长;“996”与“内卷”编织成一张无形巨网,将个体牢牢固定在追逐与奔跑的轨道上,仿佛一场没有处暑的永恒八月。我们集体陷入一种“增长强迫症”,恐惧停顿,鄙视收敛,将“藏”视为失败与落伍的代名词。结果便是精神的虚浮与耗竭——如同只知开花、不懂结果的树木,终将在喧嚣中耗尽生命的元气。

当此之时,处暑的降临,并非号召我们退隐山林,而是启示一种张弛有度的生命策略。于个人,它或是勇敢地为超载的日程按下暂停键,从信息的洪流中夺回注意力的主权,进行一场深刻的“数字断舍离”;或是拒绝被单一的成功学绑架,在喧嚣中守护内心的沉默与定力,为真正的热爱蓄能。于社会,它则意味着从对GDP增速的单一迷恋,转向对发展质量与民众幸福感的深切关怀,将“可持续发展”的宏大理念,落实为对自然节律的敬畏与对休养生息的尊重。

处暑,因此超越了简单的物候现象,升华为一种弥合传统与现代的生存美学。它叩问着每个疲于奔命的现代人:在追逐无限可能的幻象中,我们是否遗忘了生命的有限性与节奏感?在竭力绽放的同时,我们是否丧失了收敛、沉淀、等待的勇气与能力?

这个处暑,愿我们都能听懂那缕微凉秋风送来的讯息:真正的强大,不在于永远停留在盛夏的炙热与扩张,而在于懂得如何安然步入秋天的沉静与丰盈。学会为身心“处暑”,正是在时代的狂潮中,为自己赢得一份清醒的定力与可持续绽放的力量。

(作者左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