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自然资源部指导下,中国海洋学会海洋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暨海洋博物馆联盟在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成立。大会决定,2026年海洋博物馆联盟年会将在深圳举办。深圳海洋博物馆(筹)首批加入该联盟,着力打造“深海+科技+AI”特色。
联盟成立现场。
作为全国性专业协作平台,该联盟的成立是加强海洋文明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将为保护传承我国海洋遗产、赓续中华海洋文脉、推进海洋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成立大会上,深圳海洋大学(筹)/深圳海洋博物馆(筹)当选为副理事长单位,南方科技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院长、深圳海洋大学筹建负责人林间受聘为专委会暨联盟名誉主任委员,南方科技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教授周志远担任专委会暨联盟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林间围绕深海科技与海洋遗产保护议题,应邀作题为《国际海洋科学技术前沿与未来挑战》的主旨报告,提出以科技创新赋能海洋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
林间教授(右)受聘担任专委会暨联盟名誉主任委员。
目前,深圳积极推进“海洋大学-深海科考中心-海洋博物馆”三位一体建设,项目选址大鹏新区葵涌街道坝光片区。其中,海洋博物馆作为深圳“新时代重大文化设施”和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重点项目之一,将建设海洋收藏展示中心、海洋科普体验中心、海洋国际交流中心等,凸显“深海+科技+AI”特色,努力打造融合自然、科技、人文于一体的国际一流综合性、国家级博物馆及全球顶尖海洋科创科普教育基地、中国海洋文化与文明研究高地。
深圳海洋博物馆(筹)建筑设计国际竞赛优胜方案“海上的云”,由普利兹克奖得主妹岛和世、西泽立卫主创。©有限会社SANAA事务所
深圳海洋博物馆(筹)正在广泛征集藏品线索,征集内容包括:世界各海洋文明早期探索类物品,反映海洋科技发展、海洋探测和开发的相关实物和文献、影像资料等,海洋(陆海演化)生物标本,海洋(陆海演化)地质类物品,中国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洋样品,深圳、大湾区涉海物品如湾区红树林、珊瑚礁生物及其他海岸湿地生物,地外海洋和地质样品,海防相关物品等。
(南科大海洋高等研究院供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秦绮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