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的“护心宝典”,告别冠心病,胸闷气短全无踪! 在中医理论中,冠心病属“胸痹”,因气虚、痰阻、血瘀致心脉痹阻,表现为胸闷、心绞痛、气短等。现代医学认为,冠心病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肌缺血,常需支架植入改善症状。中医辨证施治可有效缓解症状,减少对支架的依赖。 患者周先生,65岁,有高血压病史。患者主诉:活动后胸闷、气短明显,伴有心绞痛,夜间休息时症状减轻。 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ST段压低。 血脂检测提示:总胆固醇(TC)6.0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8 mmol/L。 经过详细的面诊与舌诊,发现其面色晦暗,略显倦怠,舌质黯红,舌苔薄白,脉象细涩。这些症状表明患者存在气虚血瘀的体质,需要益气活血、化痰祛瘀。 根据患者情况,采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 黄芪 30克:益气固表 当归 15克:补血活血 赤芍 15克: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川芎 10克:行气活血 桃仁 12克:活血化瘀 红花 9克:活血通经 地龙 10克:通经活络 甘草 6克:调和诸药 患者服用中药3个月后,复诊时自述胸闷、气短症状明显减轻,活动后不再出现明显不适,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 心电图复查显示:心肌缺血改善,ST段压低减轻。 血脂检测提示:总胆固醇(TC)降至5.2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至3.2 mmol/L。 通过补阳还五汤的治疗,患者的冠心病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该方剂通过益气活血、化痰祛瘀的作用,从根本上调节了患者的体质,改善了心肌供血,减少了心绞痛的发作。在临床实践中,中医辨证施治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精准施治,有效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