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汾阳留小辫,我可以理解, 郭汾阳打耳钉,我也可以理解, 但我始终理解不了,郭德纲这家教森严的怎么会养出截然相反的两个儿子。 郭麒麟虽然没上过什么学,但是人家学识渊博,谦卑有礼,吃苦能干,还情商高,是人人都夸的,“别人家的孩子”。 这哪是同一个爹教出来的孩子?分明是两套剧本,一个演苦情励志剧,一个演豪门少爷养成记。郭麒麟从小被丢在老家当留守儿童,六岁才回北京,结果家里规矩比紫禁城还森严,吃饭得问“爸爸这个能吃吗”,犯错直接当众羞辱,连个固定房间都没有。郭汾阳呢?含着金汤匙出生,德云社后台横着走,师兄弟见了得喊“小少爷”,不爱吃的东西直接换,六岁了还能理直气壮说“我不上学,我不识字”。 最讽刺的是,郭麒麟越被苛刻越争气,硬是靠《庆余年》《赘婿》杀出条血路,成了影帝级演员;郭汾阳越被溺爱越骄纵,被拍到对工作人员甩脸色,活脱脱“德云社小霸王”。老郭现在急眼了,天天喊大儿子回来接班,可郭麒麟早看透这套路——德云社99%股权在继母王惠手里,接个法人代表纯属背锅侠,赚了归弟弟,出事自己扛。 那些洗白“严父出孝子”的省省吧,郭麒麟的成功根本不是老郭打压的功劳,是他自己硬生生从玻璃渣里趟出来的。而郭汾阳的任性,恰恰证明再森严的家教也抵不过一碗水端不平的偏心。如今郭麒麟轻飘飘一句“堂前尽孝”,老郭只能对着落灰的酒杯发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