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877年,兰州街头,左宗棠微服私访,突然看见一招牌,上书:”天下第一棋手”。左

1877年,兰州街头,左宗棠微服私访,突然看见一招牌,上书:”天下第一棋手”。左宗棠眉头紧皱,二话没说冲过去。谁料,不久后,左宗棠对摊主弯腰施礼:“晚辈无礼,多有得罪。” 在兰州城,刚从新疆凯旋、督办西北军务的陕甘总督左宗棠,难得卸下官袍,穿一身布衣,走进了市井。 他此行非为游乐,而是想看看战乱平定后百姓的生活。 走到街角的一处简陋茶摊,目光却被一块木质招牌吸引住了。 上书“天下第一棋手”六个朱漆大字,笔力遒劲,锋芒毕露。 左宗棠眉头锁紧,这位以刚直务实著称、平生最恶虚夸的封疆大吏,胸中一股无名火。 他素好弈棋,深谙此道玄奥,更知山外有山之理。 如此招摇的“天下第一”,简直就是江湖妄人的招摇撞骗。 还没来得及思考,他已大步走到摊前。 这摊主是个一位身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褂、须发花白、正低头独自摆弄棋子的五旬老者。 老者闻声抬头,平静地指指棋盘:“客官,来一局?” 就这样一场看似寻常的街头对弈,就此拉开序幕。 左宗棠落座,他常年运筹帷幄于军帐,沙盘推演如同家常便饭,棋盘便是他心中的另一片疆场。 首局一开始,他便展开凌厉攻势,落子如飞,步步紧逼。 而老者却似闲庭信步,落子徐缓,棋路看似松散,甚至有意无意间露出几处破绽。 不过数十回合,老者便投子认负。 左宗棠捻须不语,心中疑窦丛生,只道是对方徒有虚名。 次局再战,他攻势更盛,老者依旧守多攻少,还在关键处连连退让,很快又拱手称臣。 左宗棠嘴角微扬,轻蔑的直言道:“‘天下第一’,不过尔尔?” 老者闻言,只憨厚一笑,默默重摆棋枰:“客官棋力高深,老朽再讨教一局。” 这谦卑的姿态,更坐实了左宗棠心中“江湖骗子”的猜想。 第三局风云突变。 老者执棋之手依旧沉稳,落子却陡然凌厉如刀。 先前散漫的棋形瞬间化为天罗地网,看似无关的闲子此刻遥相呼应,形成合围之势。 左宗棠顿感压力倍增,仿佛置十面埋伏。 他惯用的铁壁合围之术,在老者的棋路前竟处处受制。 棋盘之上,黑子白子纠缠厮杀,左宗棠紧张的捏着棋子的手指因用力而发白。 他试图突围,却被老者轻巧化解,他欲设陷阱,反被对方将计就计。 往日指挥千军万马、决胜千里之外的从容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步步惊心。 最终,一子落下,满盘皆输。 左宗棠盯着被将死的老帅,怔在当场,心中翻江倒海。 方才的傲气与轻蔑,此刻被惊愕与疑惑取代。 他猛然抬头,重新审视眼前这位貌不惊人的老者,只见对方方才的“憨厚”褪去,显露出洞悉世事的沉稳。 恰在此时,几名便装护卫因久候不见总督,寻至茶摊附近。 他们腰间佩刀虽隐于衣下,但警惕的姿态与锐利的眼神难掩行伍之气。 老者目光扫过,起身拱手:“老朽眼拙,竟不知是左大人亲临。方才多有怠慢,大人海涵。” 此言一出,左宗棠如遭雷击! 原来对方早已知晓自己身份! 前两局的“溃败”,竟是老者刻意为之的相让! 念及自己方才的咄咄逼人与轻视之态,左宗棠顿时感到无地自容。 他起身没有丝毫犹豫,对着这位布衣老者,这位真正的棋道高人,深深一揖到底,姿态谦恭至极:“先生棋艺通神,胸怀若谷,是晚辈无礼,多有得罪!这‘天下第一’,先生当之无愧!” 这一躬,躬下的是一位封疆大吏煊赫的身份与傲骨,躬起的却是对真才实学与长者风范的由衷敬服。 他敬的不仅是老者出神入化的棋艺,更是那份洞明世事却甘于隐于市井的淡泊,那份明知对方身份尊贵却不为谄媚、只在适当时机展露锋芒的智慧与分寸。 经此一弈,左宗棠对这位兰州棋叟敬服不已。 他并未因身份之尊而强令对方摘牌,反而深感其“天下第一”并非虚妄。 回府后,他亲笔题写“棋道宗师”四个苍劲大字,制成匾额,郑重地派人敲锣打鼓送至茶摊,高悬于“天下第一棋手”招牌之侧。 此后,只要军务稍暇,左宗棠常到茶摊与老者对弈。 有人不解,堂堂总督何以对一街头老叟如此礼遇。 左宗棠正色道:“真才实学,岂分庙堂市井?此人棋艺精湛,更难得的是这份通透豁达。与其相较,朝中多少尸位素餐、惯于逢迎之辈,岂不愧煞?” 他一生戎马,以“实事求是”为圭臬,收复新疆靠的是真刀真枪的硬仗,兴办洋务凭的是经世致用的实干。 最厌恶的便是浮夸虚饰、欺世盗名。 茶摊棋局,总在提醒着他,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主要信源:(《清史稿·左宗棠传》,李连和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