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宁海创新生态服务助企绿色升级

潮新闻记者陈醉通讯员徐丽吴帅

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宁海分局环境执法人员进企送服务。受访单位供图

近日,在宁波铭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年产25万套汽车门板配件项目”环评评审会上,一场特殊的“诊断”正在进行。三位预审专家不仅对项目环境风险进行把关,更像“体检医生”一般,找出企业在生产线及污染防治方案中存在设备过量、生产流程冗余等问题,当即开出降本增效处方:精简设备20%、优化工艺流程、分区分类治理。

“环保评审竟成了我们的智囊团!”企业负责人既惊喜又感慨,一算经济账,能为企业节约近百万元成本。

这种将环保评审升级为“技术诊断”的模式,是宁海纵深推进环评审批改革的缩影。目前该模式已为122个重点项目提供预审,既规避处罚风险,又推动降本增效。

“环保合规只是底线,我们要帮助企业把合规成本转化为发展效益。”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宁海分局负责人介绍道。宁海“生态立县”20年,是全省第二个生态“大满贯”的县域,去年还首获“两山”指数全国第一。近年来,宁海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中不断探索,以生态服务创新为抓手,精准聚焦企业高质量发展需求,陆续推出前置预审升级服务、智慧审查普惠服务、链式管理长效服务等一系列创新举措,让环保要求成为企业提质的“助推器”。

宁海将精准服务思路延伸到项目全周期。今年,全省首个生态环境智慧审批系统“环智通”在宁海正式运行,系统依托“项目对接+文件审查”双模块标准化体系,建立24小时在线预审机制,形成“申报—研判—反馈”服务闭环。

最近,宁海企业一项“年产55吨通用零部件生产线项目”需要进行环评。该项目采用磷化工艺,磷化液中可能含有重金属物质,处理不当会对土壤、水体造成危害。评估人员借助“智慧审批”系统的AI文本提取能力,识别出工艺中存在污染物总量超标的问题,立马提出优化整改建议。“以往复杂项目常常需要多部门、多轮次会商,而现在,整个线上评估过程只需要十分钟。”评估人员介绍道。

该平台运行半年时间,已完成项目对接118个,问题识别率达80%,审批时效压缩60%,办事成本降低80%,预计每年为企业减损超百万元。

宁海还通过市场机制激活环境资源配置效能。政府建立的动态储备调控机制优先保障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让优质项目获得环境要素倾斜。排污权交易市场的活跃印证着制度创新的成效:今年前7个月完成交易22.7万元,27家企业参与的指标流转中,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污染物排放权通过市场化配置实现精准流动。这种“环境要素跟着项目走”的机制设计,既破解了传统分配模式的刚性约束,又赋予企业节能减排内生动力,推动1.481吨化学需氧量、7.091吨氮氧化物等指标在产业升级中实现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