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董加固
近日,安溪县龙门镇龙门村“长夏厝”宗祠内,30余名小学生端坐学习,附近村民也不时驻足聆听,这是龙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与镇团委联合打造的“青年担使命古厝书声琅”暑期特色课堂现场。该课堂共设4期,每周三开课,每日安排6节课时,内容涵盖书法技艺传承、闽南文化溯源,以及防溺水、防触电、道路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实用安全知识科普,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熏陶与安全素养提升中度过充实假期。
“长夏厝”宗祠
作为龙门镇老区基点村龙门村的红色遗址,“长夏厝”宗祠始建于明嘉靖庚子年间,紧邻龙门小学,曾是中共龙门地下党活动的重要落脚点、后勤保障核心,也是安南同地区红色进步刊物的秘密印制点之一。如今,这座百年古厝已完成华丽转身,以“安溪县长夏书院”之名焕发新生,集图书阅览、文化讲座、研学体验等功能于一体,成为安溪县首批8个宗祠(古厝)书院试点中颇具活力的文化交流新阵地。
“针对农村孩子假期易处于‘放养状态’的问题,我们从今年起创新推出‘假日课堂’。”龙门镇党委宣传委员邱晓凌介绍,依托“长夏厝”宗祠等场所,严格遵循“活动有场所、教育有延续、安全有保障”原则,组织青年志愿者与“扬帆计划”大学实习生,为孩子们提供道德素养培育、传统文化传承、安全知识教学等服务,同步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真正让文化阵地“活”起来、教育服务“实”起来、群众心头“暖”起来。
“长夏厝”宗祠成为学生们假期生活的“新据点”
这种乡村公益学堂模式深受家长认可。“我年纪大了精力跟不上,暑假照看孙子总觉得吃力。”龙门村村民林先生欣慰地说,“现在每周三孙子都主动往‘长夏厝’宗祠跑,不仅交了好多新朋友,还能学画画、长知识,性格也变得开朗活泼多了。”
如今,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与贴心周到的服务,让“长夏厝”宗祠成为孩子们假期生活的“新据点”,为夏日时光增添了一抹浓郁的“文化亮色”。邱晓凌表示,下一步将引导更多村庄挖掘宗祠等历史建筑的文化潜力,打造兼具文化底蕴与惠民功能的公共空间,延续“耕读传家”的优良文脉,为乡村注入书香活力,让老宗祠在新时代持续奏响“古厝书声琅”的动人乐章。
审核:林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