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郑丽文的一句狠话,把岛内政坛搅得不小:“只要她当国民党主席,四年内一定把民进党挤到第二。” 郑丽文是谁?她可不是省油的灯。1969年出生在云林县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云南人,从小家里就有大陆的影子。她早年加入民进党,参与过野百合学运,还当选过第三届“国民大会”代表。 但后来因理念不合退党,2005年加入国民党,成为连战麾下的一员大将,历任文传会主委、发言人等职,2020年还当选不分区“立委”并担任党团书记长。 她办事果断,风格强硬,被比作第二个洪秀柱,支持九二共识,反对分裂,在蓝营内部有“女战神”之称。 这几年,国民党日子不好过。2024年“大选”,赖清德以40.05%的低得票率胜选,但民进党在“立委”选举中只拿到51席,比国民党少1席,失去了“立法院”控制权。 可民进党不甘心,今年7月发动台湾史上最大规模罢免案,试图“团灭”国民党24名“立委”和新竹市长高虹安。结果600多万人投票,全部罢免案都没通过,民进党碰了一鼻子灰。 但民进党不死心,8月23日又发起第二轮罢免,目标直指台中、南投等地的7名国民党“立委”。 在这种背景下,郑丽文站出来参选国民党主席,放出“四年挤民进党到第二”的狠话,可不是随便说说。她有自己的盘算。 首先,国民党现在群龙无首。现任主席朱立伦多次表示要交棒,台中市长卢秀燕原本呼声最高,但她专注市政,明确表示不参选。 郑丽文抓住机会,联合郭正亮、陈之汉、区桂芝等跨党派人士成立“党外在野大联盟”,试图整合蓝白力量对抗民进党。她的口号很明确:团结所有反对民进党的力量,2028年让赖清德下台。 郑丽文敢放狠话,也有底气。国民党目前在“立法院”有52席,比民进党多1席,虽然优势不大,但至少能制衡民进党。 而且赖清德的施政满意度一路下滑,4月民调显示,他的满意度和不满意度首次出现“死亡交叉”,分别为47.1%和47.3%,信任度也从56.7%暴跌到48.6%。 到了8月,“台湾民意基金会”民调显示,民进党支持率跌至29%,创下2024年1月以来新低,而国民党支持率虽然也在下滑,但仍有18.9%,排名第二。 更要命的是,赖清德的两岸政策和经济政策不得人心。他紧跟美国搞“抗中保台”,结果美国对台加征20%关税,还逼着台积电投资3000亿美元在美建厂,岛内经济被掏空,民众怨声载道。 而郑丽文主张加强两岸交流,反对“绿色恐怖”,正好戳中民进党痛点。 不过,郑丽文要实现目标,也没那么容易。 首先,国民党内部山头林立,派系斗争复杂。虽然卢秀燕不参选,郑丽文少了一个强劲对手,但党内还有卓伯源、张亚中等参选者,他们背后都有不同派系支持。 郑丽文虽然被比作洪秀柱,但她没有地方执政经验,不像卢秀燕有台中市长的政绩背书,能否服众还是个问题。 其次,民进党不会坐以待毙。他们虽然在罢免案中受挫,但仍控制着行政资源,会继续用司法手段打压在野党,比如炒作“罢梁”案试图抹黑国民党基隆市长谢国梁,结果被郑丽文痛批“贼喊捉贼”。 此外,民进党还擅长操弄“抗中”议题,把国民党的两岸政策污名化,这对郑丽文也是个挑战。 更关键的是,台湾选民的心态很复杂。虽然多数人不满民进党,但对国民党也缺乏信任。 最新民调显示,53.7%的民众认为未来3年两岸可能开战,但69.8%的人不愿参战,74%的人认为赖清德的安全谈话会让两岸关系更紧张。 这说明民众渴望和平,但又担心战争风险。郑丽文的九二共识立场虽然符合多数民意,但如何让选民相信国民党能带来和平与发展,还需要拿出实实在在的政策。 从经济上看,民进党当局搞“脱钩断链”,结果台湾对大陆出口占比虽然下降,但前7个月两岸贸易额仍同比增长9%,大陆依然是台湾最大出口市场和贸易顺差来源地。 郑丽文如果能推动两岸经贸合作,比如恢复ECFA优惠、扩大农产品销售,可能会赢得农渔民和中小企业的支持。 但民进党不会轻易让她得逞,他们会继续阻挠两岸交流,甚至用“反渗透”等罪名打压蓝营人士。 总的来说,郑丽文的狠话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她的参选可能给国民党带来新的活力,尤其是在两岸政策上更明确的立场,可能吸引中间选民。 但国民党要想在四年内超越民进党,还需要解决党内团结、政策落实、形象重塑等一系列问题。而民进党虽然支持率下滑,但根基还在,他们会动用一切资源反击。 未来四年,台湾政坛注定不会平静。郑丽文能否兑现承诺,让我们拭目以待。